“密煉車間廢氣管道排出氣體怎么是黑色的?”
7月24日上午11時,重慶市合川區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室外氣溫直逼40℃。“利劍執法”行動藍天保衛戰交叉執法組頂著烈日,來到了合川區進行突擊檢查,并向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下發整改通知。
記者跟隨檢查組一起在某材料廠進行檢查,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三支隊支隊長王雪彬與隊員剛進入廠區就發現了問題。
“密煉車間廢氣管道排出的氣體怎么還是黑色的?”隊員黎欣警覺地發現該廠一排氣口冒出淡淡的黑煙,他趕緊用手機拍攝下來。經過仔細查看,原來廢氣是從該廠的密煉間傳出來的。
按理說,一般的廢氣處理設施都會添加活性炭對廢氣進行吸附,不應該出現黑煙。“我們去廠房內看一下。”隊員杜壯讓企業技術人員趕到現場,并打開了密煉間,密煉間內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
黎欣與杜壯鉆進管道內查看,密封的廠房內,溫度頗高,兩人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打濕,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尋找問題的專注。經過檢查,該公司7條擠出生產線有3條正在生產,密煉車間廢氣處理設施內的活性炭吸附已接近飽和,未及時更換,造成有淡淡黑煙冒出。查清原因后,執法人員立即向企業提出了整改意見。
“含油廢水是怎么處理的,這些污泥從何而來?”“貼的標簽在哪里?危廢物要分類整齊放好,不能混合。”在廢水廢氣處理間和危險廢物暫存間,王雪彬一邊向企業詢問情況,一邊仔細觀察著設施的運行狀況,同時指導企業進行合規管理:“廢棄物雜亂堆放不僅不利于企業存儲和查找,更容易發生意外風險,需要高度重視。”

圖為合川區三匯鎮某水泥廠廢氣污染源自動監控站房。余常海攝
下午2時許,王雪彬與隊員又來到合川區三匯鎮某水泥廠進行突擊檢查。在高60米左右的作業塔中間約30米處,是企業的廢氣污染源自動監控站房,本次的重點任務就是前往監控站查看運行與記錄情況。
“高溫、高熱、噪聲”的提醒字眼在水泥廠車間內隨處可見。在通往作業平臺上,爐窯散發的熱氣混合著本就灼熱的陽光,一段不到20米的道路如同熱鍋一般,王雪彬和隊員迅速通過,順著樓梯爬上了作業平臺。

圖為執法人員接力爬上高空平臺。秦蒸攝
“大氣壓設置的參數為何不是當地的?基準也有問題。”隊員王位赫和隨隊大氣專家發現該自動監控設備部分污染參數未按照新標準設置量程,并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量程設置超過排放限值3倍。

圖為檢查組成員正在爬上高臺。余常海攝
為了確保數據的真實和可靠,王位赫不斷往返于站房與站房外的監測設備之間,王位赫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圖為現場檢查。余常海攝
“現場進行通標氣測試,通入81mg/L的二氧化硫,經300秒全流程后自動監控設備數值顯示為9mg/L,無法達標。”王位赫和大氣專家在現場的測試固定了“證據”,讓企業的管理人員認識到廠區對大氣污染管控的不足,檢查組也隨即下達了整改通知。
原標題:《“密煉車間廢氣管道排出氣體怎么是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