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態環境部
近年來,生態環境執法系統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強化大數據在執法領域的運用,以“數智平臺”“科技裝備”為支撐,逐步構建起集“遠程感知、信息集成、智能研判”于一體的智慧執法體系,科技賦能執法已初具雛形,執法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為集中介紹部分地區先試先行,以科技助力執法監管轉方式、提效能的經驗做法,供各地學習借鑒。今天,推出《大氣環境監管請來“AI”幫忙 河北邢臺數智賦能助力提升執法效能》~
身處大氣治污攻堅“主戰場”之一的京津冀地區,河北省邢臺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艱巨。
如何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打好標志性戰役,協同推進“線上和線下”兩條戰線?邢臺市深化科技賦能,積極為精準執法探索新路。
河北省邢臺市生態環境局信都區分局(以下簡稱信都分局)積極探索、敢于創新,自主研發“涉氣企業高值溯源類腦指揮艙與AI預警微信智能推送系統1.0”(簡稱“類腦AI系統”),建立“污染溯源類腦指揮艙”+“快速自動推送污染源線索”工作新模式,大幅提升大氣環境執法監管的精度和效率,為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
攻堅克難,開啟AI監管新篇章
信都區大氣污染源門類繁雜,分布較散,總體呈現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僅靠人力逐企排查,難以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監管。
為此,信都分局組建一支由專業技術精英組成的自主研發團隊,攻堅克難,歷時1年3個月自主研發推出“類腦AI系統”,實現源頭信息匯集,排污實時監控、污染問題溯源等功能,為轄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推動轄區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逐步由“人防為主”向“技防優先”轉變。

智能推送,探索非現場執法新路徑
“類腦AI系統”集成溯源地圖百米級污染定位、神經網絡分鐘級數據監測、智能推送污染源預警告警、應急保障惡臭等污染物識別及多模態移動源達標檢測系統。
一方面,“類腦AI系統”可將區域內監測網絡數據、氣象數據、工業源數據、移動源數據、生活源數據及揚塵源數據等多源數據匯集形成可視化“一張圖”,及時預測環境質量時空變化趨勢、污染傳輸影響,為精準決策提供依據。
另一方面,通過實時分鐘級污染源、氣象數據類腦模型分析,可自動識別與智能推送數據斷線、數據恒值、高值超標、低值超標等特殊情況,發出可能超標風險、產污治污不匹配、維護逾期警示等預警信息,為非現場執法監管奠定數據基礎。
2024年1月4日,“類腦AI系統”榮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
數據融合,實現精準執法新突破
截至目前,信都區將24個自動監測站、27輛灑水車輛GPS、25個工業排放源、207家餐飲油煙、161家分表計電等數據,全部匯集至“類腦AI系統”。
工業企業、建筑工地揚塵、餐飲油煙自動監控、用電監控、生產治理工藝過程數據監控、遠程執法等數據逐步匯集進入系統,打通數據壁壘,推動數據融通共享。
同時,結合移動走航實時監測,能夠實現“模型驅動+數據驅動”的雙驅動建模智能預警告警,24小時不間斷自動推送信息,高效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指揮中心精準調度,有力保障執法人員精準執法。
自“類腦AI系統”運行以來,已自動推送問題信息近四萬條。2023年以來,已上傳行政處罰系統的案件中,有31%的立案線索源于“類腦AI系統”。
持續研發,打造智慧執法新場景
今年以來,信都分局投入力量,迭代升級類腦AI系統,啟動“類腦系統2.0”研發工作。
信都分局多次開展現場調研和技術探討,進一步強化多源數據融合分析,優化模型算法,深入推動智能傳感器監測系統、污染溯源類腦平臺和智能控制治理設備聯動,持續提升問題線索識別的精準性,積極探索適合信都的“線上”監管手段。
目前,涉VOCs企業管理、餐飲油煙清洗治理系統已研發成功,進入試用階段。下一步,將水環境治理、汽修、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及污許可系統等應用納入“類腦系統”,力爭推進“類腦系統”在執法監管多領域運用,努力打造非現場執法監管范例。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