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政策解讀來了!
中國山東網2024-09-13 15:20
中國山東網·新感知9月13日訊為進一步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近日,濟寧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濟寧市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9月1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實施方案》。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城市發展由“增量”進入到“存量”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推動城市開發建設的重要途徑,對于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實施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總體要求主要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3個方面。聚焦優化結構布局、提升功能品質、補齊設施短板、保護歷史文化等重點,到2025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城市更新項目,實現“盤活存量用地、復興運河文化、建設濱湖水城、打造煥新濟寧”的更新目標。在實施路徑上,堅持城市體檢先行,發揮規劃統籌作用,強化城市設計引導,建立政府、企業、產權人、群眾等多主體參與機制,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政策體系,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防止大拆大建。
《實施方案》將城市更新行動細化分解為十大工程,并明確了具體目標。
老舊片區綜合改造工程。科學劃定城市更新片區,實行系統成片推進。加快實施運河記憶、洸河印象等29個城市更新項目,2025年底完成太白路核心商圈城市更新項目。
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工程。推動老舊小區“一區一策”制定改造方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開展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到2025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老舊廠區(建筑)轉型提升工程。盤活利用低效用地和建筑空間,強化對工業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推進心心酒業、科苑新城等產業空間提質增效項目。
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建設完整居住社區,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到2025年,新建21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市場,改造提升29個老舊市場;教育資源配置差距進一步縮小,養老服務、嬰幼兒照護、社區醫療、公共健身等設施更加完善。
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工程。完善城市骨架路網,發展集約化停車設施,加大供熱管網改造力度;鞏固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成效,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公共空間營建提升工程。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強化城市綠線、古樹名木、原有綠地保護,到2025年,實現更新片區城市設計應編盡編,開展洸府河、蓼河等9個生態提升項目,全市新建100處口袋公園、建成綠道300公里。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大力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活化利用歷史遺產資源,到2025年,完成竹竿巷歷史文化街區、鐵塔寺—太白樓街區等改造提升,全市歷史建筑掛牌率、測繪建檔率動態維持100%。
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程。統籌推進建筑節能改造,推廣綠色建造、智能建造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到2025年,綠色建筑占城鎮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達到10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以上。
城市安全韌性增強工程。推進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快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到2025年,中心城區建成海綿城市標準區域不低于140平方公里。
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推進通信網絡、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下一步,濟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聚焦城市更新行動目標,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推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市場化運作模式,將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貫穿于工作全過程,把握好當前和長遠、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久久為功,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更新成果全民共享。
中國山東網記者 郝亞松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