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拉動運營、水固氣能產業整合……首創環保的25年創新史
首創環保集團櫛風沐雨25年,幾乎是伴隨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發展而成長、成熟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首創環保集團有自己的“變”與“不變”。
“變”的是,作為環保行業的首創者,突破與創新是首創環保集團應對行業發展、時代變遷的不二法門。多年來,首創環保集團創新性地提出投資拉動運營、水固氣能產業整合、水地聯動、區域性水管理等模式,創造了行業內的多個第一次。
“不變”的是,面對激變的時代,首創環保集團始終堅定戰略定力,堅持創新為導向。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環保行業也是如此,正在進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環保政策也從“建設”為主的階段,邁向了以 “資源化”、“循環利用”為關鍵詞的新階段。環保產業的發展動力由政策和投資驅動,逐漸轉為市場和技術驅動。
站在時代轉型的十字路口,環保企業面對與過往完全不同的發展環境以及充滿困惑的未來,必須為下一步的方向做出選擇。突破與創新成為了走好環保產業下半場的關鍵,不少企業或尋求技術的升級與突破,或布局第二增長曲線,為企業注入增長活力。
首創環保集團櫛風沐雨25年,幾乎是伴隨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發展而成長、成熟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首創環保集團有自己的“變”與“不變”。
“變”的是,作為環保行業的首創者,突破與創新是首創環保集團應對行業發展、時代變遷的不二法門。多年來,首創環保集團創新性地提出投資拉動運營、水固氣能產業整合、水地聯動、區域性水管理等模式,創造了行業內的多個第一次。
“不變”的是,面對激變的時代,首創環保集團始終堅定戰略定力,堅持創新為導向。
01圍繞“生態+”戰略實現“水、固、氣、能”業務組合
經過多年深耕,首創環保集團業務遍布全國 146 個地級市,擁有水務、固廢、大氣綜合治理項目超 600 個,在主業領域擁有較強影響力。
2021年,首創環保集團正式發布“首創生態+”戰略,首創環保集團將基于過去“水務+固廢”業務布局,積極開拓大氣工業和資源能源業務,創造性地提出實現“水、固、氣、能”多業態的“5+4+1”業務組合,并提出了“進、退、守、試”的方針,形成了以解決方案牽引多元發展的業務設計思路。
以生活垃圾焚燒為例,首創環保集團遵循“焚燒+”戰略,依托現有的焚燒項目,梳理出域外垃圾、供熱業務、供氣業務、光伏業務等14類衍生業務,大力開展“焚燒+供熱/供汽”“焚燒+有機”“焚燒+工業垃圾”“焚燒+轉運清掃”等項目衍生經營發展模式。據首創環保集團2024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河南新鄉焚燒供汽項目外供蒸汽量11.49萬噸,因外供蒸汽增加收入近2,000萬元,驗證了焚燒衍生業務技術路徑的可行性,為公司帶來新業務增長動力。
近年來,首創環保集團積極推進市政及園區大氣治理業務,工業廢氣、工業污水處理等工業服務 業務。據首創環保集團旗下大氣治理服務平臺首創大氣今年3月消息,首創大氣深耕江西省已近6年,先后以九江市為中心,輻射至江西省1市4區4縣,參與了“水、氣、固”多業態的環境質量改善工作,開展了近30個監測能力建設及運維項目。業務內容涵蓋高空瞭望系統建設、組分站建設、移動應急監測能力及機動車天地人一體化監控平臺建設、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數據中心及鄉鎮空氣自動站數據比對檢查、臭氧雷達建設、VOCs監測設備建設、黑煙車抓拍系統建設、港口站監測站建設、高空瞭望系統運維等。
此外,首創環保集團近年來還積極拓展市場版圖,在新疆等地中標項目,加強了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2023 年,首創環保集團獲得了新疆石河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權。該項目的落地,實現了首創在石河子的 “水、固、氣”業務布局,全面覆蓋污水及再生水處理、管網運維、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及生活垃圾焚燒資源化,展現了首創環保集團協同發展的市場競爭力。
02創新模式、機制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資本拉動運營,不斷探索新機制
我國水務、環保產業最初發展的十年,很吃“資本+運營”這一套,雖然首創環保集團具有資本優勢,但它并不是一個天生就“兩全其美”的企業。不過首創環保集團非常善于學習、善于整合、善于利用資本市場優勢來尋找商業機會,并能夠不斷在現有機制中間進行創新。
馬鞍山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通過這個項目,首創提出了一種新的結構設計:拿現金跟馬鞍山公司的一部分資產,組成了合資公司,由首創的現金控股,馬鞍山公司的部分資產進行合資。合資公司運營著馬鞍山的所有設施,接管所有人員。但它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服務公司,沒有背上馬鞍山水務方面的包袱。
2003年,首創環保集團與威立雅共同收購深圳水務集團45%股權,以金額計,創下了當時我國水務行業最大的一項并購。威立雅先進的國際經驗,也給首創環保帶來了更多啟發,以此次合作為基礎,首創環保集團此后又與之合作了陜西的渭南供水項目與寶雞供水項目。
三個項目的積累讓首創環保集團成功領悟到了一套符合自身的運作規律,并形成了重視項目質量,重視運營管理的優良傳統,讓首創環保集團形成了與其他環保企業不同的獨特競爭力。
此外,多年來通過馬鞍山等諸多項目的實施與管理,首創環保集團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運營管理水平。
“相比于項目規模,首創對項目質量的執著是有目共睹的”,20多年來,首創環保集團始終穩扎穩打,即使在行業發展最艱難的時刻,首創環保集團也靠著優質的項目積累和卓越的運營能力,穩居行業領先。
2024年上半年,首創環保集團運營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265萬元,同比增長15.44%,毛利6,644萬元,同比增長9.18%,穩步推進輕資產業務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有項目中,首創環保集團也在不斷進行探索,提高運營水平。2024年6月,首創環保集團發布公告稱,經雙方協商終止公司此前與呼和浩特市主管部門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此外首創源清、首創海納與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簽訂協議,將以委托運營的模式負責這兩座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和維護。
首創環保集團表示,項目由特許經營模式轉變為委托運營模式,旨在落實公司對呼和浩特市重資產投資模式轉變為輕資產投資模式的戰略調整。該項目運營模式的轉變,在確保首創環保集團繼續持有運營權的同時,改善了公司的現金流,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
在資本方面,首創環保集團也在不斷地進行突破性嘗試。2021 年首創環保集團發行的富國首創水務 REIT,作為首批試點公募 REITs中唯一一家以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為基礎資產的產品,得到市場廣泛認可。首創環保集團圍繞盤活存量資產、控制資產負債率、降低融資成本、賦能公司發展等方面不斷探索,實現多個金融產品的先行先試,樹立了資本市場創新融資的典范。
流域化開發、區域化治理
在當年轟動全國的長江污染事件發生后,首創環保集團開始思考——在長江的上下游之間的自來水公司是否能聯動?在聯動的基礎上,首創想到是否能向上游延伸,在一個省搞區域性開發?
帶著這種設想,2007年,首創環保集團與湖南省政府在流域治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合作。在湖南的戰略性布局中,首創環保集團第一個提出了流域性水務集團的概念,標志著首創投資模式的重大創新,成為行業研究學習的榜樣。
流域化開發、區域化治理不但是水務投資的新模式,更是實現減排降碳的重要手段。對污水企業實施“流域化 + 區域化”的管理模式,可實現流域內各環境主體統一規劃、綜合協調、責任共擔、污染同治。
水地聯動模式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過后,不少外來行業跨界布局環保行業,在資本方面與首創環保集團形成了競爭。加之水務行業發展趨勢放緩,利潤越做越薄,環保企業不得不進行新的探索與嘗試。
首創環保集團再次發揮了突破創新的優勢,2009年的時候,當時首創股份的掌舵人劉曉光提出能不能依托首創金融、地產、基礎設施三大優勢,創新性地推出“水地聯動”模式,即將水的治理跟地產價值聯動起來,通過房地產的渠道,來實現環境治理價值的變現。
03點亮科技樹,創新成果獲認可
2023年,首創環保制定并發布“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突出專業價值、聚焦客戶需求、強化技術驅動”為原則構建技術產品體系,明確系統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數字化技術應用、工藝優化四個技術創新方向。2023 年,首創環保集團在創新研發投入1.67 億元。
據首創環保集團2024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首創環保集團共擁有專利 931 個,其中發明專利 132 個,實用新型 783 個。為推動技術研發與應用,首創環保集團成立了2個中試基地、1個科技創新試驗測試平臺和5個外部技術合作平臺,并于2021年成立協同創新研究院。憑借扎實的科研技術水平,首創環保集團及下屬北京首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首創大氣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入圍國務院國資委的“雙百企業”和“科改企業”名單。
首創環保集團打造的ASMART®污水廠模型智控系統(以下簡稱ASMART® 系統),可為污水廠智能化運行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通過能效管理智慧平臺、精確曝氣系統、智能藥劑投加系統的應用,為污水廠的精細化運行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決策和操作策略,有效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碳排放。應用數據表明,搭載ASMART® 系統的水廠,可以實現綜合能耗降低10%-40%,藥耗降低10%-20%,處理潛力提升20%-30%。2022年,ASMART® 系統成功入選北京市第四批應用場景建設項目。
“ASMART® 污水廠模型智控系統”2023年已經應用在16座污水廠,總體處理規模達到143萬噸/日。2024年,“ASMART® 污水廠模型智控系統”順利完成廈門集美、高崎等項目的簽約,樹立了科研項目產品化、科研產品市場化的良好標桿。
首創環保集團科研團隊歷時八年,一舉攻克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難題,推出的CREATETM好氧顆粒污泥技術已經在河南、浙江等地陸續落地,采用CREATETM好氧顆粒污泥技術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可以節約35%以上的用地面積,降低30%以上的土建投資成本與20%以上的運行成本,減少30%以上的碳排放。
04寫在最后
首創環保集團的前身首創股份成立于1999年,經過二十多年發展,逐漸發展為環保主營業務占比超過98%、資產千億以上的集團化環保企業。此后,首創環保集團于2000年4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上市一年后成功收購北京市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一次次關鍵舉措鑄就了首創環保集團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其在環保行業的領先地位。
二十五年間,首創環保集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先后服務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等重大活動,是首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排頭兵”。
可以說,伴隨著中國公用事業的發展,首創環保集團本身就成為了中國環保行業發展歷史的一部分,在行業內積累了深厚的影響力。
在模式方面,首創環保長期以來作為環保行業的引領者,勇于進行戰略創新,開創了投資拉動運營等商業模式,帶動了中國環保行業的發展。據悉,首創環保集團正在通過管理革新、發揮大數據優勢、推進技改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水務項目與固廢項目的運營水平。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在運營方面的創新與探索,或將再一次引領行業風向。
在產業整合方面,首創環保集團的“生態+”戰略,為行業產業整合,釋放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果發揮了示范作用。這將在新環境、新背景下,為環保企業如何選擇業務升維打法方面提供參考價值。
技術創新方面,首創環保集團在2024年半年報中提出,將以“突出專業價值、聚焦客戶需求、強化技術驅動”為原則構建矩陣式產品系列。首創環保集團這一系列舉措或將在科研項目產品化、科研產品市場化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自 2003 年水務行業舉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活動以來,首創環保集團每年均位列十大影響力企業前列,其固廢業務平臺公司首創環境已連續十二年成功躋身“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名單。
25年,首創環保見證并經歷了環境產業資本化、市場化的浪潮。如今站在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下,作為國內環保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相信首創環保集團未來將有更多突破創新之舉,引領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