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城市生命線——中國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創新聯合體在北京成立
為進一步激發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推動城市排水管網的數智化進程,9月21日,由《給水排水》雜志社主辦,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洞見城市生命線—2024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住建局、水務局、設計院等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負責人及專家學者等近200人參加大會,共同探討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趨勢,為推進城市排水管網的現代化、智能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海淀區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中關村科學城黨工委委員(兼)馬光耀,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辛果,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殿常,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高偉,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水系統分會會長陳永,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鮑捷等出席論壇。
開幕式上,馬光耀、高偉、陳永分別發表致辭。會議開幕式由《給水排水》雜志社執行主編、社長張彬主持。
高偉表示,城市排水管網直接關系到城市的生態環境安全、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期待通過本次論壇,搭建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展示成果的平臺,共同探討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趨勢;陳永表示,當前,我國城市管網相對管理比較粗放,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等資料相對比較缺乏,在這種背景下,通過2024年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論壇的召開,來搭建一個“政、產、學、研、用”的交流平臺,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高偉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水系統分會會長陳永

《給水排水》雜志社執行主編、社長張彬
在主題報告環節,任南琪院士強調,數據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是生產要素和重要資產,需要不斷完善數據采集,重視儀器儀表的重要性。例如芯視界科技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先進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為排水行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升級開辟了新路徑,非常值得進一步針對新需求新場景,開發更多檢測儀器儀表。希望更多的專家和企業參與進來,運用數智化為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助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
王殿常分享了長江環保集團在排水管網數智化應用的卓越成果,為城市水務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他強調,在數智化管控階段,集團聚焦排水管網的病癥排查診斷和建設全過程管控兩大核心任務,實現了對管網健康狀態的全面掌控。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殿常
鮑捷分析了排水管網數智化發展面臨的問題本質,并分享了芯視界科技破題的創新思路和實踐,以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作為關鍵鑰匙,通過高度拓展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信息獲取能力的突出優勢,支撐復雜水系統測量體系的構建。他提到,芯視界科技能夠有幸投身于排水管網數智化的前沿探索,得益于天時地利兩大因素:人工智能作為最大的一個“天時”,從信息到知識再到智慧,數據構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石,尤其是在大規模、高質量數據的獲取過程中,傳感器是至關重要的“抓手”,極大地提升了數據收集的效率與精準度,為智能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國家戰略就是最大的“地利”,在這個背景下,排水管網通過數智化來提質增效越來越受到重視。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鮑捷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水務規劃咨詢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洪濤基于國家政策的宏觀指引與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探討城市排水管網面臨的問題及未來建設方向;武漢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艷表示,未來將引入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城市排水系統的實時監測感知,是智能化監測和感知方面技術創新和改進的重要方向;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欣分享了國內外健康排水系統相關的要素以及多層次多維度的評估體系;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智慧水務分公司總工程師陸露強調,物理世界在不同的維度不斷變化,模型也需要依據監測數據來進行不斷更新、調整,才能保證模型給出指令的可靠性。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水務規劃咨詢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洪濤

武漢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艷

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欣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智慧水務分公司總工程師陸露
王浩院士通過視頻演講的方式,系統分析了城市防澇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三體系、四防線”聯防聯控理念。他表示,要以流域為單元,在流域和城市層面科學統籌系統規劃,建立聯防聯控體系,確保城市安全。此外,王院士介紹了一系列用于洪澇聯防聯控的關鍵技術,提出預警、預報、預演、預案,四預原則。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
重慶市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中心技術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劉曉以“巴渝治水”為案例,分享了重慶市在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和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數字化轉型措施;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丁敏分享了上海市通過數字化轉型—數智賦能,構建排水設施數智化運行實現排水設施智慧化管理的實踐和思考;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偉表示,希望與芯視界共同開發基于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的多元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形成污水處理廠進出水及過程監測和評價的新方法體系,解決現有污水廠水質在線監測設備大多采用進口設備這一卡脖子難題。

重慶市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中心技術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劉曉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丁敏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偉
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常庫,對量子點光譜技術在排水管網數智化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展示了全過程、全場景覆蓋的水系統智能化監管體系和“點-線-面-體”賦能的智慧水務方案。他認為數智化包含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兩者的緊密融合相互促進,是促進數智化在排水管網提質增效落地的重要途徑。采用具有前瞻性、先進性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形成了數字化傳感終端,具備“快、準、小、省”的顯著優勢,該技術在不同場景下,實現快速告警、快速溯源、汛期污染控制、雨污混接排查等業務案例,目前應用案例已落地在了21省市。未來,芯視界科技也期待以科技與創新融入“AI+”場景,助力多行業數智化轉型。

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常庫
圓桌論壇環節由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偉巖主持,三峽智慧水務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陸松柳,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謝繼征,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旭,北京合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文堂,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龔奕平就“如何突破排水管網運營困局”進行交流,共同探討排水管網數智化的最新趨勢、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與成功模式。
陸松柳深刻指出,實現智慧管控的核心在于雙輪驅動:一是確保本地數據的可用性,二是構建并持續優化高效、靈活的調度模型。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作為尖端科技代表,正引領行業前行;李旭特別指出,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及其產品終端的涌現,為水務行業開啟了全新篇章;潘文堂指出水務行業的游戲規則已發生質的轉變,從傳統的工程竣工驗收導向,轉變為以效果與效益為核心的評價體系。

圓桌論壇
會上,隆重舉行了排水管網數智化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暨倡議書發布,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偉巖,武漢咨詢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艷,三峽智慧水務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陸松柳,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偉,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貽龍,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旭,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龔奕平共同按下啟動器,一起見證排水管網數智化創新聯合體啟動,通過打造生態合作交流平臺,推動排水管網數智化的科學化、系統化進程,為構建智慧城市、保障公共安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做出積極貢獻。

排水管網數智化創新聯合體啟動儀式
排水管網關乎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2024城市排水管網數智化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城市排水管網的數智化轉型,有效增強城市生態韌性,助力建設綠色、智慧、可持續的數字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