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到國內,從大學校園到研究院所,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豐昌在水環境專業方向深耕數十年,為守護綠水青山貢獻著卓越的智慧與力量。
近日,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發布了《關于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吳豐昌被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此前,由他領銜的項目“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2023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一起來了解吳豐昌與水的故事。

水污染是世界性難題,中國水環境問題的復雜度與嚴峻性在全世界都無先例可循。吳豐昌對湖泊懷有深厚感情,為了改善湖泊環境,他長年奔走于各個湖泊之間,采集第一手資料。
吳豐昌將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環境基準上。所謂環境基準,就是環境污染物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的理論安全閾值,是標準的科學依據,也是質量評估與風險管理的科學基礎,包括水質基準、土壤基準和大氣基準。
其中,水質基準是制定水質標準的科學依據,是整個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工作的基石。吳豐昌表示,我國水質基準的研究相對國外來說起步較晚,現有標準多借鑒國外經驗,因此亟需建立適合我國區域特點的水環境基準,為加強污染控制、治理、管理以及國際環境外交和重大事件應對等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2008年,國家“973”項目“湖泊水環境質量演變與水環境基準研究”正式啟動,吳豐昌為首席科學家,開啟了我國水環境基準研究的新篇章。隨后,他又主持了環保部(現生態環境部)2010年設立的環保公益科研重大項目“我國環境基準技術框架與典型案例預研究”,進一步推動了該領域的探索。
在這些項目的支持下,吳豐昌帶領團隊深入野外,開展艱苦卓絕的實地考察工作。與“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意趣不同,野外考察更為艱苦,是一場場與自然環境較量的硬仗。面對變幻莫測的天氣、搖晃不定的船只及繁重的采樣任務,團隊成員們展現出了非凡的毅力與勇氣,采集了遍布全國的眾多湖泊水體、生物及底泥樣品,并建立了全面的樣品庫。
隨后,團隊通過精密的實驗分析、數據比對與模型構建,逐步揭示了水質變化的內在規律,最終在水質基準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們不僅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還獲得了十余項關鍵的水質基準閾值,并制定了多項國家技術標準規范,為我國環境基準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顯著提升了環境標準制定與污染控制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適用性。
除了對湖泊的深入研究外,吳豐昌還將目光投向了地下水這一寶貴而脆弱的自然資源。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地下水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中國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553.5億立方米,其中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為1198.2億立方米。《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以淺層地下水水質監測為主的10242個監測點中,Ⅰ-Ⅲ類水質的監測點只占到22.7%,Ⅳ類占到33.7%,Ⅴ類占到43.6%,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緊迫性與復雜性不言而喻。
針對地下水污染特有的隱蔽性、滯后性、復雜性、不確定性和修復難度高等特點,吳豐昌在“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中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策略與科學方法,以攻克這一環保難題。
他帶領團隊聚焦京津冀重點區域地下水的污染成因和來源,通過技術研發建立了工程示范,研究成果輻射到了相關規劃和方案的實施、政策法規的編制,滲透到了整個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工作中,進一步提升了地下水環境的監測手段和監管能力,為國家水環境管理和水污染治理能力建設做出了貢獻。
吳豐昌不僅在科研領域勇攀高峰,還以滿腔熱忱投身于科普的廣闊天地。
他深知生態環境問題關乎每一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公眾對此類問題的認知卻往往不足。因此,他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公眾易于理解的信息,讓環境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通過連續多年的科普日活動,以及擔任教材顧問、編寫科普圖書、撰寫專欄文章、參與科普展覽等多種方式,吳豐昌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連接科學家與公眾的橋梁,極大地提升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
在科普實踐中,吳豐昌收獲了許多感動與啟示。他親眼見證了科普如何點燃人們心中的科學夢想,如何幫助人們建立對世界的深刻理解。這些經歷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從事科普工作的信念。
如今,吳豐昌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開展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普工作。“要根據受眾群體的特點來確定科普形式和傳播方式。例如,對于學齡前兒童,可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制作通俗易懂的趣味動畫來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則應推動生態環境科普納入學校教育課程,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在科普內容、形式以及傳播渠道上,也應進行多元化探索,利用新媒體、在線課程等多種傳播渠道,擴大科普覆蓋面,吸引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受眾。加強科研機構與科普團體的合作,定期舉辦科普講座、展覽等活動,讓科研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公眾可接受的科普知識。”吳豐昌說。
5.《紫光閣》.問水怎得清如許——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吳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