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創新治水管水興水機制 推進西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25日電 (李遠強 羅先彬)近年來,廣西梧州市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積極創新治水、管水、興水工作機制,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梧州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6年進入全國前三十名,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連續9年保持100%。2020年以來梧州市連續4年在全區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獲評優秀等次,2021、2023年河湖長制工作均以全區第一的成績獲得自治區政府督查激勵。2023年,梧州市成為廣西唯一獲得國務院督查通報表彰的地級市,獲得激勵資金2000萬元。2024年,梧州市河長制工作站獲得自治區黨委、政府通報表彰,榮膺“第一屆廣西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蒼海湖:宛如明鏡 水天一色。梧州市水利局 供圖
聚焦高效能治理 打好治水“組合拳”
該市創建“梧州+”跨地區黨建助力西江生態保護協作交流機制。由市總河長親自推動,橫向聯結區內貴港、賀州及粵港澳大灣區肇慶等西江沿岸地市,會同13個職能部門、70家船舶碼頭企業,在組織聯建、隊伍聯帶、執法聯動、生態聯護、品牌聯創等方面密切合作,持續提升流域治理效能,先后解決船舶收污治污、碼頭雨污直排、航道擁堵等難點問題90余個。
建立“上級集中排查+下級常態巡查”跨層級河長巡河機制。對涉河亂占、亂建、亂堆、亂采“四亂”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做好“一案一策”,強化上下溝通,壓實整改責任,堅決拆除沿河違法建筑,迅速清理阻水障礙物,及時清撈水岸垃圾雜物,共整治“四亂”問題近1100個,“清四亂”進度常年排全區前列。
構建“河湖長+檢察長”跨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掛牌成立市檢察院派駐市河長辦聯絡室,通過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多項措施破解信息不對稱、協同性不足等問題,為后續在全區推廣“河湖長+警長”“河湖長+審判長”機制提供有益探索,有效凝聚司法力量助力河湖治理。共立案辦理涉河公益訴訟案件67起,制發檢察建議51件;偵破涉河刑事案件89起,抓獲犯罪分子424人,涉河違法犯罪活動整體呈下降態勢。

西江黃金水道:千帆過盡 百舸爭流。梧州市水利局 供圖
立足高水平安全 擰緊管水“責任閥”
梧州市推行“護河瞭望哨”模式形成常態化群防群控合力。由鎮、村兩級河長發動家住河邊的黨員群眾參與護河工作,共發展900多名護河員,覆蓋全市沿河27個鎮(街道)、79個村(社區),讓他們利用“近水樓臺”優勢,結合日常生產生活開展“瞭望”觀察,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充分發揮“前哨”作用,改變以往基層河長“單打獨斗”局面。
實施“合同節水”方式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打造示范性、標桿性合同節水項目10個,吸引社會資本超500萬元,促進帶動企業節水技術革新發展,每年節省用水量20萬立方米以上,平均節水率達30%以上,節省所得水費按比例反向補貼企業,并引進效果保證型、效益分享型、用水費用托管型等方式,著力推動“用水大戶”節水工作。
采取“補短板強監管”舉措提升綜合性防災減災能力。在開展西江、桂江干流防洪堤達標加固工程的基礎上,謀劃下小河、思良江等支流河道治理項目12個,科學調度、趨利避害,補全防洪排澇短板。同時,著力恢復河道行洪蓄洪能力,積極清退網箱養殖類粗放型產業,穩妥推動轉型轉產,共清理西江干流網箱面積40.66萬平方米,有效保障西江流域行洪安全。

長洲水利樞紐:出江向海 勇立潮頭。梧州市水利局 供圖
錨定高質量發展 蹚出興水“新路子”
梧州市尋求“點水成金”,擦亮涉水文旅特色名片。依托豐富的河道、湖泊資源,積極創建幸福河湖項目,有序開放岸線空間,完善親水便民設施,陸續建成31處廣西幸福河湖,為沿岸群眾生活增光添彩,同步銜接鄉村振興、文旅產業項目,著力打造六堡河“茶船古道”、長坪河“水韻瑤寨”、蒼海湖旅游區等特色景點,水文化傳播、水經濟發展快步向前。
試點“采銷分離”,改革砂石資源管理方式。對河砂實行“只采不銷”,公開招標開采方,合理消化現存采砂從業人員和設備,防止出現社會矛盾;所采河砂由國有公司公開拍賣,將開采與銷售環節分離,杜絕了為謀取利益最大化的濫采盜采行為,涉砂治安糾紛大幅減少,當地河砂價格從2018年最高300元/立方米降至目前不超200元/立方米,有效維護市場穩定。
探索“變廢為寶”,促進疏浚棄碴高效利用。對含有大量砂石的疏浚棄碴,建立“接收—運輸—銷售”的全鏈條監管機制,由以往的水下拋卸改為直接裝船再進行回收加工,既保障疏浚施工安全及效率,又避免二次污染,還能緩解砂石緊缺壓力。共回收西江航道疏浚棄碴約461萬立方米,優先用于民生及市政工程,產生經濟收益約2億元,實現河道治理與資源開發共贏。
梧州市還通過統籌推動解決航道擁堵問題,清理阻水阻航障礙物,提升航道疏浚施工效率,有效保障西江航運干線安全、暢通、有序。2023年長洲樞紐船閘過貨量1.83億噸,位列全國天然河流船閘第一,預計2024年將突破2億噸,推動西江黃金水道充分釋放“黃金效益”。
梧州市首創的“西江生態黨建協作機制”“護河瞭望哨”等經驗做法得到中組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國家部委刊發全國推廣,其中《“綠城水都”描繪水清岸綠新圖景——廣西梧州市全面推進河湖長制推動河湖長治》為2023年廣西唯一入選水利部典型案例。“河砂采銷分離”“河湖長+檢察長”等經驗做法獲自治區深改辦、掃黑辦、河長辦等部門刊發全區推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