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碳技術/ 是一種新型碳減排技術,微藻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將CO2轉化為O2,達到“變廢為寶”的效果
微藻養殖背景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溫室效應問題越來越突出,全世界因使用燃料產生的CO2總量已達到2010年的306億噸,而煤炭作為主要燃料能源,每年煤炭碳排放所占比重更是達到了42.9%。利用生物法進行碳排放控制有較大潛力,在眾多的生物中,微藻的光合效率較高,可以吸收大量的CO2,同時亦能生產高附加值高營養產品。因此成為目前人類利用生態解決全球溫室效應,緩解能源緊張趨勢的最佳選擇。
微藻養殖介紹
微藻碳捕集技術是一種新型碳減排技術,微藻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將CO2轉化為O2,達到“變廢為寶”的效果。微藻人工養殖于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我國,“七五”期間列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由中科院、農業部、商業部和國家高教委所屬16個科研單位共同承擔基礎與應用的系統研究,為我國微藻人工養殖業的建立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20世紀90年代起,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我國建立和發展了以蛋白核小球藻和螺旋藻為代表的微藻規;B殖。建立了包括研發、養殖、生產、加工與深加工的企業。目前我國的微藻養殖企業約有70家左右,養殖面積約有750萬平方米,年產量約有1萬噸,年產值超過40億元。CO2作為微藻的營養質在養殖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燃煤煙道氣或沼氣中的二氧化碳是藻類最好的碳源。因為微藻具有獨特的耐高pH值的特性,因此在微藻養殖過程中需要采用CO2進行pH調控,從而維持微藻良好的生理狀
態和趨勢。
我們所推廣的“恩懿微藻碳減排系統”是由集團企業自主研發的,與目前市場上傳統的“微藻養殖用碳”有著質的不同。傳統養殖是購買罐裝二氧化碳碳源,而我們所推廣的“恩懿微藻碳減排系統”是從燃煤企業排放的廢氣中或沼氣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作為碳源,是實質上的碳減排,大大降低了微藻養殖成本,與同類養殖企業相比具有極大的市場競爭力。恩懿微藻碳減排系統碳減排率達到75%以上,領先德國GEP碳減排技術。在國內更是開創了微藻碳減排行業先河,率先實現微藻碳減排技術農業工業化。
微藻養殖處理技術
1、利用自主研發的NPS系統對
業主廢氣進行深度凈化, 以利后續接入
微藻碳減排系統。
2、公司NPS系統富含氫氧根, 可起到強大的氧化作用,
可將廢氣中不溶于水的NO 轉換成NO2 溶于水體中,
而NPS 本身為高堿性水基液體, 可高效吸收并中和廢氣中
的SO2 酸性氣體, 以及降解VOCs并且殺菌。
3、自主研發的氣泡塔噴灑富含納米級氣泡, 而納米級
氣泡本身具備強大物理剪力及高能量釋放, 可降解廢氣
中有害物質并有效輔助NPS 進行吸收及氧化降解。
4、NPS系統不會產生TDS, 并且能吸收業
主廢氣中TDS以及重金屬, 深度凈化廢氣。
5、NPS系統自帶污水處理系統,廢水可循環使用。
6、經過NPS系統和氣泡塔凈化后的廢
氣進入換熱器,將廢氣降溫到25℃
(微藻最適宜溫度)過程中的余熱回收,
用于車間和工廠供暖。
7、經過凈化降溫后的廢氣接入微藻碳減排系統
, 進行微藻養殖, 除進一步吸收廢氣中的CO2外,
更可培育出食品級蛋白核小球藻藻粉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