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縣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以前,家門口的水溝污水橫流。現在,經過整治,每家每戶都接通了污水處理管,環境變漂亮了,臭味也消除了。”12月13日,黃梅縣濯港鎮胡牌村村民胡國營指著門前清澈的水溝高興地說。
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農村污水,黃梅縣因地施策,新建污水管網,采用生化處理工藝,將村民洗漱、廚房等生活污水與廁所產生的黑水收集起來,通過布局合理的管網送至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集中處理,達標后再資源化利用于農業灌溉、景觀補水等。
據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黃梅縣分局土壤污染防治股負責人胡征兵介紹,目前,胡牌村污水管網鋪設工作已完成,主管累計鋪設長度達3000米,支管2800米,檢查井約100個,終端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余顯村污水管網建設已近尾聲,主管完成約4000米,支管完成4200米,檢查井建成120多個,剩余少量支線管網收尾工作。此外,污水處理終端在同步施工,進展順利,預計本月可全面完工。
“污水處理終端通過微生物的協同凈化效能,能精準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大幅降低污水的污染指標。”黃岡市生態環境局黃梅縣分局副局長王劍說,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的污水,符合湖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
近年來,黃梅縣根據區域位置、人口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放要求、管網鋪設條件等因素,結合美麗鄉村、“廁所革命”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因地制宜采用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分散處理和環境管控等“3+1”模式,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通訊員石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