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傍山、松濤環繞
澄澈碧清的池水與藍天相映成趣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
浸沒式超濾膜系統水廠
它的面貌如何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源水廠
揭開它的面紗,一睹芳容
每一次細致入微的協調
每一次安全為先的攻破
每一次精益求精的連接
這里的一磚一瓦
都有著它們的故事~
全國最大規模浸沒式超濾膜水廠
浙江省最長距離大口徑供水頂管紀錄
寧波市供水建設有史以來斷面最大的隧洞工程
……
桃源水廠建設者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激情,
懷揣夢想和光榮,鑄造民生工程。
從鋼筋、沙礫,
到建成超濾膜車間、開辟供水隧道。
精雕細琢,桃源水廠篇章起筆。
6月12日寧波城區供水量140.49萬立方米,6月13日142.49萬立方米。今夏梅雨季節高溫酷暑,城區用水量不斷攀升,逼近中心城區150萬立方米/日供水能力極限。根據市供排水集團預測,隨著全市企業復工復產的不斷加速,今夏用水量還將進一步上升。
為緩解寧波地區日趨緊張的供水形勢,實現城鄉供水的統一調配,2016年市供排水集團投資17.54億元,在海曙橫街鎮溪下水庫庫尾,按照浙江省現代化水廠標準設計,破土動工開建日供水量50萬立方米的桃源水廠和出廠管線工程。歷經五年,6月19日起正式投產,至此我市中心城區日供水能力從150萬立方米逐漸提升至200萬立方米,寧波多水庫串聯、多水廠聯網、多水管聯調“朋友圈”規模更大。
“桃源水廠的投產使寧波城市供水保障系統趨于合理,50萬立方米/日的設計供水能力,將能有效緩解今年夏季供水緊張的局面,更能滿足甬城人民今后相當長時間的供水需求。”市供排水集團負責人介紹,新水廠的投產還能優化寧波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的營商環境,為寧波爭當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了充足的“水動力”。
桃源水廠以水量豐富、原水水質優良的欽寸水庫為主水源、溪下水庫為輔水源,實現雙水源互補供水,并且采用最先進的第三代凈水工藝——超濾膜處理技術,是國內目前采用浸沒式超濾膜處理工藝的最大規模水廠,日制水能力50萬立方米,是寧波供水史上又一里程碑。
今年1月,水廠超濾膜組件完成安裝后即運行調試,出廠水水質進一步提高。實驗室檢測到,經超濾膜處理后的水的濁度控制到0.1NTU以下,遠遠優于國家標準的1.0NTU,生物指標、理化指標也全面優于國家飲用水標準,能與歐美發達國家相媲美。
據了解,超濾膜過濾就是一種采用孔徑極小的選擇性透過膜,在壓力差推動下通過水分子截留水體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等大分子物質,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膜絲孔徑只有頭發絲直徑的萬分之三。
目前寧波“超濾水”生產能力除了桃源水廠50萬立方米/日外,還有江東水廠20萬立方米/日,總共達到70萬立方米/日,占比中心城區總供水量1/3以上,在全國首屈一指。
為讓山上的桃源清泉流入百姓家,技術團隊穿山過嶺開挖斷面35平方米、建成4.7公里隧道,給兩條配套口徑2米,總長47.5公里的出廠輸水管線“落戶安家”。該隧洞也是全市截面最大的供水隧洞工程。
通過隧道鋪設供水管線不但縮短了管線長度,而且無需以大開挖的方式埋管,減少了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這兩條“大動脈”管道穿過隧道,至高橋分連海曙、江北進入大市供水環網。
據悉,這兩條“大動脈”管道橫跨七個鄉鎮和街道,先后穿越杭甬高速、繞城高速等大型基礎設施,還涉及到輸油輸氣主干管、高壓輸電主干線路等重要設施。建設期間,技術團隊創下了雙管雙曲線同步頂進頂管1861米(單管931米)、單管立體雙弧線曲線頂管一次性頂進1521米的浙江省兩項新紀錄。管道全線貫通后,又多次對管道輪流切換進行大流量沖洗,加強水質管控,確保用水安全。
桃源水廠歷經兩年前期選址,總勘探線路超過500公里,最終建在山崗上,屬高位重力流水廠,利用地勢高差直接輸送到城市供水主干管網,減少了傳統水廠建設中二級泵房、出水泵房的加壓提升供水,預計每年節省電費約1000萬元。由于是山地水廠,單體設計大多采用構筑物疊加的方式,最大化地節省了建設用地面積。
水廠選用國內外優質、可靠的設備和技術,采用全自動化管理,全過程自動控制、自動檢測、故障警報和應急處理,不少制水環節實現了無人值守、少人值班。與此同時,技術人員攻關發明的“具有止漏效果的閘門密封機構”國家專利,兩個不同變電站引出的35KV雙路進線及自備發電車接入口,設計的8格完全獨立運行的膜池,建設的多功能輔助車間等,真正提高了水廠運行的穩定性及后期改造的便利性。
過去水廠大都將原水在凈化過程中沉淀的污泥抽出排入江河或引到污水處理廠。桃源水廠采用了先進的污泥凈化處理系統,應用離心脫水新技術,實現污泥干化外運,提高了出廠水水質,達到了生態環保的目的。
深山自古涌清泉
甬紹牽手串碧玉
寶劍鋒從磨礪出
桃花源開萬家園
來源:寧波供排水,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作者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