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五周年
——從一條跨界河流看川渝共治“一江水”
——從一條跨界河流看川渝共治“一江水”
- 2025年01月08日 08時38分
- 來源: 四川日報
- 【字體:大 中 小】
|

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五周年的重要時刻。5年來,川渝兩地在河湖長制推進機制、水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深入合作,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績。
近日,川渝跨界河流——銅缽河入選全國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正是兩地水利合作結出的碩果之一。
跨界河湖治理取得新成效
冬日暖陽下,達州市大竹縣觀音鎮,清澈的銅缽河水緩緩流向下游,不少村民在河堤上散步,十分愜意。
銅缽河是長江4級支流,流經重慶市梁平區和達州市大竹縣、達川區,一度污染較為嚴重。達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達州市與梁平區因銅缽河互為左右岸、上下游。2020年以前,由于川渝兩省市水環境管理標準不統一、治污設施存在短板等原因,銅缽河水污染問題一直未得到根本解決。
2020年4月,川渝兩地共同組建“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隨后,一系列針對跨界河湖治理的頂層制度框架接連推出。
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達州市與梁平區簽訂《銅缽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治協議》,共同編制印發《銅缽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方案》,明確控制污染物排放、修復河湖生態環境等重點任務,落實資金近6億元用于共同實施流域治理。
不僅僅是銅缽河。“川渝共處長江上游,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達81條,是守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關口。”省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5年來,川渝兩地在跨界河湖治理、聯合執法等多領域持續深化合作。
以2024年為例,川渝毗鄰地區各級河長聯合巡河達96次;兩地常態化開展聯合巡查、執法、整治、保潔等行動共88次;川渝兩省市檢察機關攜手巡河51次,相互移送案件線索16件,累計增殖放流魚苗18萬余尾,推動4家企業整改污染排放問題……
水資源優化配置取得新突破
2024年12月24日,川渝兩地水利部門在達州市簽署川渝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成立川渝地區取水權交易合作專項工作小組、建立川渝地區取水權交易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川渝水文監測預警預報共享系統等5大內容,旨在推動川渝兩地水利合作再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來自川渝兩地的3家企業當天達成100萬立方米的跨省取水權交易,這也是全國首單跨省取水權交易。
“交易能夠達成,跟銅缽河也有關系。”達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梁平區與達州市同屬嘉陵江水系二級支流州河流域,近年來,為進一步實現水資源擴容,提升流域區域水資源調度能力,兩地同步實施水系連通工程,將梁平區的竹豐水庫、花石水庫與大竹縣九龍水庫作為銅缽河生態補水源頭一體調度,為開展跨省取水權交易創造了有利條件。
“梁平區與達州市相鄰,水系溝通便利,具備開展跨省取水權交易的必要條件。”重慶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處副處長王小容表示,此次交易不僅讓重慶企業獲得節水收益,也促進了達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可謂一舉兩得。
不僅是取水權跨省交易取得新突破,5年來,川渝兩地還聯合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安全保障規劃》,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合作備忘錄》《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在聯合治理、信息共享等10個方面持續深化合作,推動兩地各級水利部門簽訂協議100余個。
川渝一家親,同飲一江水。川渝兩地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將持續圍繞川渝地區水資源管理、調配、保護、治理、改革創新,縱深推進兩地水利交流互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記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