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研發創新助力城市水系統數字化轉型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和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布局,水務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所屬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以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為發展方向,通過一系列的技術革新與實踐經驗,全力推進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近年來,重慶水務股份公司先后開展20余項市級及以上課題研究,獲得科研經費超6000萬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914項,參與編制(修訂)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20余項;曾獲“建設部華夏特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規劃引領 智慧繪就新藍圖
自2017年起,重慶水務股份公司便著手開展智慧水務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工作,陸續發布了《信息化(戰略)規劃》及《智慧水務總體實施方案》,這兩份文件不僅為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指導原則,還為后續的具體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我們構建了具有水務行業特色的‘1+2+3+N’數字化建設框架。”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1”代表一體化布局體系,“2”指兩大基礎支撐平臺,“3”涵蓋三個核心業務領域,“N”則表示多個應用場景。“這一框架的建立,使得公司在智慧水務領域的探索有了清晰的發展路徑。”該負責人補充說。
當前,新一輪的數字發展規劃已基本修訂完成。此次修訂將更加注重深化目標設定、機制構建、能力提升以及人才支持等多個維度的發展,力求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智慧水務體系,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和技術進步。
此外,重慶水務股份公司還建立了信息化標準體系。截至目前,共編制了67項標準,其中45項數據類和管理類標準已經在公司內部全面實施。
憑借這些努力,重慶水務股份公司不僅為自身智慧水務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水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樹立了典范。
創新驅動 智管提升新質效
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重慶水務股份公司進一步加大了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
據介紹,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目前規劃建設了30座智能供排水廠,智能化覆蓋率達到了15%。智能調度、智能加藥、智能巡檢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應用試點,使得智能廠的電單耗降低了5%~10%,綜合藥劑單耗減少了10%~20%,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這標志著重慶水務股份公司在推動智慧水務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針對供排水主營業務的核心需求,該公司結合機理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研發了潛水攪拌器的節能優化控制系統、智能曝氣控制系統、除磷劑精準投加系統和碳源精準投加系統等。至今,已有超過20項此類成果在市內外得到應用,部分智能系統創造年均收益分別達1000萬元以上。
同時,借助AI算法的力量,重慶水務股份公司實現了AI圖像識別、管網噪聲探漏檢測、智能壓力感知等技術應用,并構建了基于區間流量平衡遺傳算法的智能調度模型,以實現高效的智能調度。實時監測和預警覆蓋了160多個供排水廠的關鍵生產指標,使運營團隊可以即時調整生產工藝,確保系統的高效運行。
“我們還推出了基于BIM渲染模型的可視化管理平臺,整合了設備管理、水質管理、工單管理、人員定位、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等多種功能,實現了對水廠和污水處理廠的全面可視化智能管理。”據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對超過34500臺生產設備進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確保了設備及其備品備件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及互調互用,從而提升了應急響應的效率。
服務升級 數字溫暖千萬家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服務升級不僅意味著效率的提升,更象征著一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這一背景下,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建立一個面向政務、企業、用戶等多方交流平臺,成功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得政府、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順暢和精準。
為了優化內部管理和服務流程,該公司通過“互聯網+水務云”的創新模式,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了客戶服務的全流程管理和監控。這不僅提高了內部工作效率,也增強了服務透明度。
對外部而言,重慶水務股份公司致力于拓展多渠道的辦理方式,讓市民享受到更為便捷的服務。將供水事項接入重慶市的“渝快辦”服務平臺,使水費繳納、水表過戶、用水報裝等一系列用水業務都能在線上完成,真正實現了一站式服務。用戶現在只需輕點鼠標或滑動手機屏幕,即可輕松完成以往需要多次往返于營業廳才能辦理的事務。相比過去,用水接入服務流程壓縮70%,減少了用戶的等待時間和出行成本,真正做到讓用戶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這樣的服務升級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對公共服務理念的一次深刻變革。”重慶水務股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服務升級體現了公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數字溫暖千萬家”的承諾,為廣大的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據了解,下一步,重慶水務股份公司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項目布局,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團隊等協同創新。同時,依托數智水務分院的建設,在打造數字經濟增長引擎、打破壁壘促全局協同、打造行業精品示范廠以及構建開放合作共贏平臺等方面進行擴展深化,不斷推動水務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