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環保應收賬款難題或將破解!
2024-10-23 09:53來源:北極星環保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意見》對推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作出系統部署。
華創證券表示,環保是應收賬款拖欠的情況較為嚴重的行業。環保公司的項目有很多以PPP模式展開,由于近年來地方債務壓力加大,企業積累了較多的應收賬款拖欠。隨著地方債務化解,應收賬款有望逐步解決,改善相關企業現金流。目前環保行業應收賬款問題日益嚴峻,嚴重制約行業發展。巨額的應收賬款不僅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盈利能力,也阻礙了環保產業的良性發展。
《意見》的印發或為解決環保行業應收賬款問題帶來曙光。
數千億應收賬款
近年來,環保行業應收賬款規模持續攀升。
據“環保圈”對150家A股上市環境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統計發現,截至2024年6月底,150家企業累計應收賬款已高達2036億元,平均每家13.6億。而在2023年底,這一數據還是1873億,半年增長8.7%,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都再創新高。這其中,應收賬款在3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8家,有兩家超過百億,50億以上的7家,最高的接近140億元。
此外,根據深溪咨詢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環境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終于突破了100%,高達114%。全部的營業收入,都堆在了應收賬款上。這意味著,環保企業的收入大部分都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資金回籠困難。
《2023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指出,應收賬款拖欠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環保企業面臨應收賬款拖欠額度大、賬期長問題,并且短期內沒有出現好轉的跡象,給企業造成巨大經營壓力,嚴重影響正常經營。列入統計的19193家企業普遍呈現“應收賬款保持增長,應收賬款周轉率相對較差”的現象。應收賬款增長率為11.0%,企業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8.0%,2022年相同樣本企業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較2021年增長2.3個百分點,從28.6%增長到30.9%。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值為3.8,與2021年相比,2022年相同樣本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同比下降,從3.8下降到3.4。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環保企業的資產營運能力相對較弱,項目拖欠款現象比較普遍,應收賬款回款速度較慢。長期高位運行加之越來越高的態勢,使得應收賬款成為環保行業之痛。
引發連鎖反應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導致環保企業面臨嚴重的資金困境。由于環保項目公益性強、盈利性弱,企業對政府資金依賴度高。政府支付能力下降、項目結算周期長等因素,導致企業資金回籠緩慢,現金流緊張。而資金困境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部分環保企業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導致部分項目停滯甚至爛尾。2024年7月16日,廣東省住建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目,有關負責人就汕尾市陸豐市14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爛尾問題進行回應。廣東汕尾陸豐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近16億元,共包括1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該項目為陸豐市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布局的生活處理設施PPP(政府和省會資本合作)項目,由于中標方資金鏈斷裂,項目建設自2022年底起已停滯至今,只留下14座建設過半的爛尾工程。
部分環保企業由于資金緊張,無力墊付項目費用,進而棄標。今年7月18日,泉州市中心市區垃圾外運作業服務采購項目中標人圣元東大環保有限公司棄標。
對此次棄標的具體原因,圣元東大環保表示,“因經營困難,無法及時繳納本項目履約保證金及墊付項目初期的過渡運營費用,目前公司已存在部分人員流失,導致本項目無法按要求及時配齊作業人員。”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因大環境經濟下行,公司運營的其他項目所在地財政支付能力出現問題,無法及時支付運營款項”。
據了解,該項目的采購預算為7,200萬元(3年),涉及金額超過2億元。
此外,面對資金困境,為了節約成本,一些企業不得不采取裁員降薪等措施。
未來類似的事還在環保行業持續上演。如何解決應收賬款問題,化解企業債務危機,是擺在環保企業面前的共同難題,也是保障產業鏈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亟需找到答案。
企業積極自救
解決應收賬款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不要產生應收賬款或者盡量控制應收賬款的賬期。但若應收賬款已經形成了,企業積極尋求自救顯得尤為重要。
北極星環保注意到,多家環保上市企業在半年報或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公司采取包括協商、催收等在內的多種方式,積極推進應收款項催收。
此外,多個環保企業通過轉型升級、降本增效、轉賣資產等手段加強公司的現金流。據機構統計,2024年上半年環保資產收并購案頻發,交易額超67億。至于環保企業集中出讓環保資產的原因,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分析,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變現自救。
在沒有更好解決辦法的情況下,環保企業無奈之下只能通過訴訟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8月16日,萬德斯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一紙訴狀將周口市淮陽區城市管理局告上法庭,理由是周口市淮陽區城市管理局拖欠萬德斯款項且分文未付。到了9月7日,后續來了,萬德斯與被告周口市淮陽區城市管理局達成調解,根據訴訟調解結果,被告須在約定期限內向萬德斯分期支付1369.3萬元。
無獨有偶,9月25日,中金環境公告,全資子公司中建華帆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華帆公司”)、河北磊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磊源公司”)以清河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簡稱“清河縣執法局”)、清河縣財政局、清河縣人民政府為被告,向河北省清河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案的金額約3.25億元。
在2024年半年報中,中金環境稱,“因宏觀環境及業務特點所致,公司部分業務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其表示“必要時采用訴訟等法律手段,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國家系統部署
然而,僅靠企業自救遠遠不夠,還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近期,國家從多個方面助力應收賬款解決。
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明確將推出多項重要增量政策,涉及房地產、資本市場、財政貨幣逆周期調節等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其中針對環保行業,主要關聯于地方政府化債。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房地產市場企穩有利于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好轉,進而帶動環保工程項目與應收賬款的改善。
10月12日,國務院進一步介紹加大力度逆周期調節的財政政策。核心要點在于明確多項政策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中央財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了4000億元,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盤活閑置資產,加強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財政收入;指導地方依法依規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存量資金,保障財政支出需要。此外,保障公共服務、綠色發展等重點支出;督促2.3萬億元地方專項債券資金有效使用等,均切實關切到環保企業目前應收賬款回款不佳的主要困境。
10月18日,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意見》要求,要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司法機制。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和項目資金監管。定期檢查資金到位情況、跟蹤資金撥付情況。完善工程價款結算制度。加強政府采購支付監管。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制度機制,并加強執法監督。督促國有企業規范和優化支付管理制度。要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健全投訴督辦約束機制。要強化組織保障和監督,強化部門協同,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舉措的研究合力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強化審計監督。
隨著地方債務化解,環保行業的應收賬款有望逐步解決,改善相關企業現金流,而應收賬款問題也有望得到改善。
結語
環保行業應收賬款越來越多,環保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只有創新,只有擁有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環保淘汰賽已全面開啟,生存還是毀滅這是所有環保企業面臨的一道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