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保護黃河流域生態 完善沿黃工業生活污水處理
中新網蘭州5月15日電 (楊娜)甘肅省生態環境廳15日對外披露,甘肅省在擔起黃河流域上游責任、抓好污染防治方面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方略,黃河流域生態功能出現積極變化。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2024年第5次新聞發布會當日在蘭州舉行。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楊波介紹說,近年來,甘肅認真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2023年以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
其中,沿黃流域3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完成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沿黃9市州62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已有57座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全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分別達到97.79%、97.16%和97%以上。

甘肅建立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黃河流域累計核發排污許可證3558張,重點管理排污單位1271家。持續推進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生態環境部交辦的5607個排污口已整治完成4949個。
楊波說,甘肅持續推進黃河流域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黃河流域10423個行政村已有2844個行政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76條農村黑臭水體已治理完成71條。同時推進尾礦庫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黃河流域5個市州43座尾礦庫完成調查摸底和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實施尾礦庫分級分類環境監管。
甘肅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填補了該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法規的空白。構建全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立10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87個水環境監測斷面及2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402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和2052個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組成的涉及水、氣、土、聲等環境管理要素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為扛牢上游責任,甘肅與黃河上下游4省區簽訂《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建立健全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建立黃河干流3市州、石羊河黑河3市7縣、渭河流域和白龍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據了解,截至2023年底,黃河流域41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2.68%,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散渡河提前2年實現消劣,白銀市、蘭州市和定西市納入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范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鞏固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