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梁峰:精準研判,創新引領,以用興業,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
專家介紹
梁峰,北京華易智美城鎮規劃研究院院長、華易智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處長、廈門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掛任)。社會主要兼職: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委員;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3、國標委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4、住建部科技委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5、住建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專家指導組組長;6、住建部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家組組長。
·專家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關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的決策部署。近年來,廣州市先后成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縮寫為CIM)平臺建設首批試點城市、全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城建”)首批試點城市、全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首批試點城市、第一批創建“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的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實施路徑上做出了諸多探索。
近日,廣州市政府印發了《廣州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規劃》,確定了廣州市下一步城市智慧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1
精準研判,合理規劃發展目標
CIM是以“立體”呈現城市真實形狀并融合豐富信息的大數據,構建讓智慧城市建設活動更加精準、有效、透明,讓智慧城市建設過程更加合理、完善、順暢,讓智慧城市建設成效更加直觀、可用、好用的城市新型信息綜合體,是城市重要的數字公共基礎設施,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公共數據底座。規劃立足廣州實際,確定了基于CIM的四項發展目標:
1
科學規劃、全面布局廣州CIM平臺。
2
以CIM平臺促進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制度改革。
3
以CIM平臺助推廣州城市建設管理高質量發展。
4
提高廣州城市建設智能治理水平,踐行可持續治理理念。
同時制定了“十四五”時期基于CIM的智慧城建發展的六類發展指標,具體包括:CIM平臺與市級智慧城市類平臺的對接完成率、開發基于CIM的智慧城建行業應用場景數量、基于CIM的智慧項目管理應用水平、基于CIM的智慧社區園區建設水平、基于CIM的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水平、支撐CIM產業化的關鍵企業培育數量等,最終將CIM平臺打造成廣州市智慧城市的統一數字底座,成為城市級的數字化操作系統,構建以城市為單位、推進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運營、服務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2
創新引領,大力發展數字住建
結合廣州實際情況、工作基礎及優勢特色,立足于推進廣州市基于CIM的城市建設項目及市政基礎設施的“規、設、建、管、運、服”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數字治理,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創新引領,著力于“跨部門CIM平臺治理及深化協同建設、智慧規劃與設計、智慧建設項目管理、智慧住房管理、智慧城市更新及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六大重點發展領域,加快建設一批重點任務,精準謀劃并按年度推進若干重點實施項目,把CIM平臺的建設完善與推進城建工作的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級有機結合。推動發展理念創新,強化數據要素支撐;適應數字中國建設要求,加快管理手段創新,大力發展數字住建,增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的深度融合,深化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空間數字化技術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全面應用,構建大數據慧治、大系統共治、大服務惠民的一體化數字住建體系;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信息化系統的整合提升,并結合數字化要求加快查缺補漏,打造行業專用數字底座和行業通用應用系統,打通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為行業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統一的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服務,為推進廣州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數字化載體。
3
以用興業,培育壯大產業經濟
踐行“以用興業”新發展理念,提高城市建設投資與促進城市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和協同性,推動“以用促建、以建促業”,探索新發展模式,為廣州市的可持續發展賦能增效。強化關鍵數字技術支撐能力,大力培育基于CIM的產業經濟,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智能建造等相關信息技術、軟件、硬件以及關聯數字經濟的發展,完善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生態,推動科研創新、產業發展、市場應用、標準制定、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人才培養、資本運作各方面協調發展,培育壯大產業經濟規模。把基于CIM的新城建、智慧城建當成產業來做,集聚各項平臺經濟,建立智能建造產業體系,通過建筑產業互聯網凝聚釋更多參與方,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既符合戰略需求,也符合以問題導向、應用牽引進而帶動技術應用、技術進步的產業發展閉環。
結合廣州市新基建、新城建及數字經濟的相關部署,按照“補短板、鍛長板、發揮特色優勢”導向,從三個方面詳細規劃重點產業發展布局:
1
大力發展CIM核心產業,帶動發展CIM關聯產業。
重點發展CIM核心軟件產業,鼓勵自主可控的BIM、CAD、GIS等應用軟件研發,大力推進BIM、GIS、集成中間件等CIM核心技術研發及融合創新;積極發展CIM基礎數據產業,主要包括細粒度BIM建模、傾斜攝影、地理勘測等CIM數據的采集、維護、更新服務等;帶動發展CIM硬件支撐產業和CIM關聯產業,拉動國產自主可控的傳感器、服務器等支撐CIM平臺運行的底層設備與物聯感知終端設備的需求,重點發展和CIM相關的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行業、信息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行業等關聯產業。
2
重點發展CIM+智能建造產業,推動CIM+智慧社區建設和改造產業。
推進CIM與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創新,大力推廣CIM+智慧工地產業,對施工現場實現全要素、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為引入建筑施工、材料制造等企業并實現科技創新創造條件;持續推進BIM+裝配式產業,鼓勵裝配式建造企業全過程應用BIM技術,帶動裝配式產業鏈上下游創新升級,引領建筑業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創新發展,打造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綠色低碳智能建造產業體系;積極培育CIM+老舊小區改造產業,利用CIM對老舊小區改造建設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充分調動居民與各方力量參與。
3
加快發展CIM+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產業,促進CIM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融合。
持續推進CIM+智慧管廊產業、積極發展CIM+智慧燈桿產業、引導推動CIM+智慧停車產業、積極推動CIM+智慧車聯網產業,發揮CIM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促進跨界協同發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全面深化城市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和更新改造。
4
以人為本,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
圍繞以人為本,基于新技術、新理念來提升智慧城建的水平和層級,并帶動相關產業經濟的創新發展,既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需求,更是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要以發展的眼光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敢為人先;堅持創新驅動,努力踐行“以用興業”,在用的過程中帶動產業發展,邊探索、邊推進,邊完善、邊提升,通過應用牽引提升城市品質,圍繞城市居民的安居樂業,將惠民惠企的建設體系、發展內容實實在在地做下去,促進生態聚合和產業集聚,引領和帶動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使各個領域有效協同,不斷促進產業鏈融合高效、產業生態循環暢通。深入城市發展核心,創新城市發展理念,務實解決城市邁向更高發展階段所面臨的管理和社會治理問題,堅決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讓人民“安心、舒心、放心、暖心、開心”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