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質量發展20」銀川國企 做強做優主業 提高核心競爭力
中國日報網2025-02-09 14:43
【前言】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而高質量發展就是讓我們的社會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寧夏開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通過實地調查,我們探尋“寧夏模式”“寧夏現象”的深層原因與內生動力。將寧夏高質量發展立體、系統、生動地展現......
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市場的中堅力量,為了推動中國化現代建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及重大風險的挑戰,實現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國企改革勢在必行。
2025年是寧夏銀川市屬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落地見效的關鍵之年,也是承上啟下的攻堅之年。銀川城市建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堅持“做強做優主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改革方向,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核心舉措,構建了“1(公司章程)+4(“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及運行流程圖)+N(與之配套的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清單、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清單、向二級公司授權清單和4個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制度)”決策制度體系。
在文化城鳳凰幻城的招商運營及二期改造中,集團抽調黨員骨干組建“先鋒隊”,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精準招商,使得園區接待游客量達到了400余萬人次。各黨支部以黨員先鋒“崗、區、隊”建設為抓手,對重點項目的建設質量、進度和管理工作進行全天候跟進,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鏈發展優勢。

“微公交”共享(電)單車項目,共計投放單車1.7萬輛,解決人民群眾短途出行困難問題。拓展“強鏈”緊抓循環業務鏈黨建關鍵,以黨建為紐帶,在公司投融資領域、搭建集采集配平臺、開展上下游貿易、招投標等環節發揮強“鏈”作用,全年實現融資82.8億元,累計化解債務106.26億元,化解集團債務風險。
牽引“興鏈”鎖定創新服務鏈黨建目標,緊緊錨定“城市綜合運營商”的基本定位,下屬公司積極探索數據資產化路徑,成為寧夏首家通過“數據資產”融資的企業。順泊公司對停車場進行智能化升級,安裝了4000余個車位地磁設備,在92條路段實施“智能視頻巡檢車+云端平臺”模式。公交公司新辟、優化調整線路15條,新增53條“響應式停靠”公交線路及10條學校通學線路,打造了銀川市“雙擁公交專線”10條。
重點圍繞城市建設、公用事業、生態環保、資源循環利用、農貿物流五大產業板塊,城發集團黨委整合具有相關施工資質及業務經驗的優質企業,培育系統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城市運營能力,切實成為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和生態治理的主力軍,助力區域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從“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的跨越,按照“集團化管控、板塊化運營、專業化發展”思路,整合同類業務進入同一公司,“合并同類項”,厘清業務架構與組織關系,大刀闊斧對企業實施重塑性改革,推動主責主業及共享服務平臺控制在3級以內。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注銷法人戶數14戶,二級公司通過提級管理增加到11戶,三級公司26戶,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企業格局,釋放扁平化管理效能。

挖潛盤活提升存量,積極探索城市公園、綠地等公益資產的市場運營機制,將花博園、覽山公園、閱海湖一體規劃,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帶動文旅資源“活起來”“火起來”,花博園照明設施改造項目獲得超長期國債補助資金500萬元。再生水公司管網拓至130公里,綠化面積150萬㎡,極大緩解了全市水資源短缺問題。將現有亞行項目園區打造為“能-農互補”的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建設草莓設施育苗、串番茄兩個主導產業和2500畝林下中草藥種植項目,有效盤活玻璃溫室及設施大棚資產11萬㎡。匯創公司依托現代農業供應鏈體系優勢和潤恒城農產品綜合市場資源優勢,舉辦年貨節后吸引70余商戶參與大集,日均1.2萬余市民前來選購,年貨節人流如織,完成年貨銷售總額1000萬元。

拓寬思路提升增量,匯創公司形成“六特”產品全產業鏈體系,2024年累計中標項目22個,中標金額1.2億元,業務范圍覆蓋全國30余個縣市區,配送農產品3.4萬余噸,里程達450余萬公里。新能源公司“四邊一中心”5座換電站累計換電總次數8萬余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397余噸;全面建成并運營(含收購)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38處,進一步加快銀川市新能源汽車充電產業生態構成和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的形成。同時,加快推進花博園二期、閱秀居、老政府樓改造和銀川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市基礎配套設施項目(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優化污水處理、環能處理、建立城市公園綠地等公益性資產市場運營機制,全面推進再生水特許經營置換黃河水收儲和交易。(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