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中聯推動綠色轉型,各種排放均已達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時間:2025-02-25 10:51:31 來源:中國環境 作者:劉澤英 李吉祥
2024年1—12月,安陽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陽中聯)實現工業總產值21.63億元,上繳稅費3.31億元,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近年來,安陽中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新理念,積極履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通過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治理、綠色礦山創建、安陽西部礦山資源整合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等,不斷延伸綠色發展產業鏈,從傳統的水泥廠逐步蛻變成花園式工廠、國家級綠色工廠。
把固體廢物一律“吃干榨盡”
超低排放治理和協同窯處置是綠色產業鏈第一道屏障。實踐中堅持嚴于政府標準,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完成生產設備和環保治理設施的升級改造,逐步完成了公司熟料生產線的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目前,各種排放均已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在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充分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礦山開采剩余尾礦和石粉,真正做到“吃干榨盡”,有效避免了礦山終端廢棄物外排,年可消化骨料終端廢棄物達200萬噸以上。
在市政污泥處置方面,轉型為“城市凈化器”,與專業投資公司合作,依托安陽中聯本部水泥窯,實施市政污泥協同處置項目。目前,這一項目負責處置安陽市污水處理廠及周邊縣區污水處理廠運行產生的市政污泥,截至2024年,累計處置污泥25萬噸。項目處置污泥完全實現污泥的資源化、無害化、穩定化、無殘留處置,得到生態環境部門、住建部門一致認可,企業生產實現生產經營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名副其實的“捕污能手”。
讓運輸結流程全部“新能源化”
推進運輸結構綠色化調整是綠色產業鏈第二道屏障。2024年,安陽中聯又在緊鄰南林高速公路水冶收費站出口投建并運營了新能源物流服務區,服務區內配備快速充電樁236臺,打造了一個綜合服務的司機之家。安陽中聯還開發新能源車輛服務APP小程序,內部生產和外部服務的車輛可以用積分充電抵扣電費,用積分享受車輛保養、服務區住宿和餐飲等服務,給司機帶來了方便和實惠。
早在2019年,安陽中聯與運輸公司簽訂協議,推進新能源車輛更新替代,目前服務骨料銷售新能源運輸車已達到846輛,新能源車輛使用率達到100%。此外,還實施新能源車輛優先裝卸貨料、給予價格補貼等措施,鼓勵運輸主體更新替代新能源車輛,最大限度讓利優惠,形成了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使殘坡禿嶺變成“綠色花園”
全面構建礦山綠色生態鏈是綠色產業鏈第三道屏障。截至目前,安陽中聯栽植樹木20萬余棵,培育苗圃15萬余平方米,噴播綠化近120余萬平方米,礦容礦貌得到了提升,礦區及周邊自然環境也得到了有效保護。通過綠色礦山創建、安陽西部礦山資源整合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等手段,不斷延伸綠色發展產業鏈,先后創建了國家級綠色礦山2座,省級綠色礦山3座。
早在2013年開始,安陽中聯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對安陽西部43家礦山石料企業進行了整合重組。由于整合前各個小型石料廠環保意識較差,原石料加工生產線設備十分簡陋,毫無規劃地粗放、無序開采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非常嚴重,致使采礦區域千瘡百孔,附近居民怨聲載道。安陽中聯始終堅持“開采到、綠化到、恢復到”,對原開采中形成的高陡邊坡和殘留山體進行整體降坡或整體削平、放緩處理,平臺內覆土、植草種樹。將現有的開采平臺有計劃分區覆土,上部種植花草,臺階開采推進后,對裸露采面及時覆土種草,保證開采過程中覆綠面積不減少,采礦結束后進行永久性綠化。
持A級環保績效享受“任性”生產
商混站臨近市區,是服務工程建設和重點項目的終端環節,是綠色產業鏈第四道屏障。安陽中聯積極參與環保績效分級評審,采用先進的環保設備和技術,有效降低粉塵、噪音的排放,不僅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還可以在環保管控期間不受管控自主生產,自主減排。
安陽中聯堅持高標準打造生態環保商混基地,兩家公司被評為績效分級A級企業,分別為安陽北關中聯新材料公司位于安陽市區北部北關區,目前,擁有3條240型商混生產線;安陽龍安中聯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安陽市區西南部龍安區,擁有3條240型商混生產線。
安陽中聯通過推進運輸結構綠色化調整,所有商混攪拌車均轉型新能源車輛,實現原材料和混凝土100%綠色運輸。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和資源利用,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幫助公司贏得更多客戶和項目,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