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
建設主體與投資
-
項目業主:越西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中標單位:四川路橋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華西工程設計建設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約2.47億元(控制價2.64億元)26。
-
資金來源:縣財政資金與業主多渠道籌集13。
-
-
建設內容與規模
-
污水處理廠擴建:新增處理能力1.0萬噸/日,總設計規模達1.6萬噸/日,采用“預處理+改良型氧化溝+深度處理+紫外線消毒”工藝,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113。
-
管網配套:新建污水管網約30公里、雨水主管16公里及支管50公里,同步完善污水入戶管等附屬設施613。
-
內澇治理:對城關大堰、汪家溝等排澇通道進行清淤治理,新增移動排澇泵車等應急設備13。
-
二、技術工藝與環保措施
-
核心工藝
-
預處理:粗/細格柵、旋流沉砂池去除懸浮物;
-
二級處理:改良型氧化溝強化脫氮除磷;
-
深度處理:纖維轉盤濾池結合紫外線消毒,確保出水水質113。
-
-
環保與安全措施
-
施工期:采用低噪音設備,分段封閉施工減少交通影響,并實施防塵覆蓋6。
-
運營期:
-
臭氣經生物濾池處理達標排放;
-
污泥經脫水后合規填埋,危險廢物委托資質單位處置;
-
設置水質監測裝置,實時監控管網運行與澇情13。
-
-
三、項目進展與規劃 2613
-
時間線
-
2023年12月:完成設計招標;
-
2024年8月:施工總承包中標公示;
-
2024年9月:正式開工,計劃工期約12個月(含缺陷責任期)。
-
-
當前階段
-
截至2025年4月,項目處于施工階段,重點推進管網鋪設與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
-
四、社會與生態效益
-
環境效益
-
提升越西縣污水處理能力,減少巴河流域污染負荷;
-
緩解城區內澇問題,降低洪澇災害風險13。
-
-
經濟與社會效益
-
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
-
創造就業崗位,施工期直接帶動本地勞動力參與6。
-
五、挑戰與建議
-
施工管理難點
-
管網鋪設需穿越城區復雜地下管線,建議采用BIM技術優化路徑設計;
-
雨季施工可能影響進度,需提前制定應急預案6。
-
-
運營期優化方向
-
引入智慧水務系統,實現水質與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測;
-
探索污泥資源化利用路徑(如堆肥或建材原料),降低處置成本13。
-
總結
該項目是涼山州推動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協同的重點工程,通過高標準污水處理與管網建設,有望成為區域環保示范標桿。建議持續關注涼山州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或越西縣住建局官網獲取后續驗收與運營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