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亂象叢生、污水溢流……四川省環保督察通報綿陽等5市典型案例!
據“四川生態環境”8月20日消息,四川省第三輪第四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于7月初全面啟動。5個督察組分別對綿陽市、內江市、南充市、眉山市和甘孜州開展例行督察。
近日,督察組集中通報5起典型案件。
綿陽市部分縣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存在短板 日常管理不到位
2024年7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綿陽市部分縣區生活污水、生活污泥、生活垃圾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存在短板,日常管理不到位。
一、基本情況
綿陽市地處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的中上游,2023年常住人口491.1萬。截至2023年底,綿陽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約70萬噸每天,生活污泥產生量約430噸每天,生活垃圾產生量約3200噸每天,妥善處置生活污水、生活污泥、生活垃圾尤為重要。
二、主要問題
(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存在污水溢流
永興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綿陽市主城區中西部片區生活污水,2010年建成一期工程,并于2019年完成擴容項目土建工作,但一直未安裝設備,待設備安裝投運后可新增日處理能力3萬噸。2021年起,永興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已超負荷運行。綿陽市于2021年5月將永興污水處理廠擴容項目設備采購,納入全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實施方案,并作為2021年、2022年度市級城建攻堅行動重點項目,要求2022年12月底前投運。綿陽市水務集團作為業主單位,擴容項目設備采購安裝工作推進不力,截至2024年6月仍在設備采購階段。
項目建設存在滯后,但市水務集團2023年1月在四川省城鄉污水與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平臺上,虛報項目已完工。市住建委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未實地核查重點項目建設現狀,將市水務集團上報情況直接向上級部門轉報。截至2024年6月督察進駐,擴容項目設備采購僅完成施工合同簽訂,未安裝投運,導致高峰期部分生活污水在管網末端溢流。

高峰期部分生活污水在管網末端溢流
(二)生活污泥處置能力不足,存在違規處置
《四川省城鎮生活污水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總體方案(2021—2023年)》要求,力爭2023年底地級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92%。2022年4月,綿陽市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市住建委統籌相關工作,建設2個污泥干化項目,確保2023年12月底前投運。綿陽市住建委重視不夠,2023年3月才聯合相關部門印發工作方案,后續推進滯后,直至2024年6月督察進駐,2個項目尚處于前期階段。
綿陽市級相關部門對磚廠協同處置污泥監管不到位,致使存在不規范處置情況。玖隆頁巖機磚廠未配套建設協同處置污染治理設施,已處置生活污泥1500余噸。安昌福田頁巖磚廠生活污泥貯存場所“三防”措施不完善,在處置過程中未按要求添加除臭劑,群眾自2023年7月以來4次投訴異味擾民。

安昌福田頁巖磚廠污泥堆存“三防”措施不完善
(三)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改不到位,存在環境隱患
2017年,第一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風險隱患。2020年、2021年,綿陽市住建委多次專文指出,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壩體存在滲水,要求立即整改,并將生活垃圾轉運至市第二生活垃圾發電廠處置,提前啟動填埋場封場工作。2021年7月,鹽亭縣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復核,認為壩體不存在滲漏,故未停運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也未啟動封場工作。直至2023年12月,鹽亭縣才將新產生的生活垃圾轉運至市第二生活垃圾發電廠處置,停運生活垃圾填埋場。
2024年4月,督察前期暗查發現,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重力壩及填埋區周邊墻體存在裂痕,有部分滲濾液滲出,經雨水溝進入梓江。經監測,外排滲濾液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超過《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的30.6倍、6.2倍。此外,由于滲濾液長期滲漏,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已出現超標,對梓江水環境質量造成影響。

鹽亭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大壩多處裂縫
三、原因分析
綿陽市有關部門和地方對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工作推進不力,導致部分生態環境問題未及時得到解決。
內江市威遠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 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
2024年7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內江市威遠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
一、基本情況
威遠縣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未完成內江市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距離“十四五”目標任務,還有較大差距。
二、主要問題
(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研究不深,抓得不實
2020年至2023年,威遠縣優良天數率持續下降。面對嚴峻形勢,威遠縣沒有仔細研究、主動加壓,工作部署不到位。2023年3月出臺的《威遠縣城區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將只有市級以上才實施的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列為約束措施,明顯照搬照抄;將2022年已拆除的新米蘭陶瓷納入治理改造范圍;設置的88.9%全年優良天數率目標,在后續方案中下調至85%。
(二)重點行業監管不到位,工業污染問題突出
博威能源、成渝釩鈦、四川煤焦化3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約占威遠縣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70%。督察發現,博威能源未配套建設收集處理設施,推焦期間產生大量黃色煙塵,無組織散排嚴重;未完成2024年第二季度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能耗在線監測系統自2021年8月建成以來,無任何監測數據。成渝釩鈦加熱爐脫硫等5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建設滯后。四川煤焦化以部分設施關閉代替企業整體遷出,建安西路以南廠區的焦化、苯精制生產設施未按規劃環評要求于2020年底前遷出,持續生產至今。

四川煤焦化關閉退出現狀示意圖

博威能源無組織散排嚴重
(三)考核不落實,壓力傳導不到位
威遠縣在落實黨政同責考評、通報曝光等約束措施上偏軟偏松。威遠縣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管理目標任務,但無一縣級部門因此在黨政同責考評中被扣分;2023年被生態環境部移交問題23個,卻無一單位按當年考評細則要求被扣分;4家陶瓷企業未完成2023年度改造任務,不僅未按要求通報曝光,反而在后續工作方案中將其整改時限延后1年。
三、原因分析
威遠縣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的艱巨性、緊迫性、復雜性認識不足,持續攻堅力度不足,措施推進不力,未完成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
眉山市固體廢物違規處置問題多發 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2024年7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眉山市固體廢物處置不規范,存在較大環境風險隱患。
一、基本情況
眉山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以下簡稱生活污泥)、工業污水處理廠污泥(以下簡稱工業污泥)等一般工業固廢,以及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產生量逐年遞增。2021至2023年,全市固體廢物產生量分別約80.44萬噸、90.28萬噸、130.98萬噸。
二、主要問題
(一)污泥處置亂象叢生
眉山乾豐基業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豐公司)是燒制生產陶粒的工業企業,環評要求,生產工藝在原料中摻燒生活污泥的比例不能超過30%,且不得處置工業污泥。乾豐公司盲目追逐經濟利益,在不具備工業污泥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肆意處置工業污泥,且未配套建設相應污染治理設施。2023年,乾豐公司違規接收眉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甘眉工業園區的工業污泥1萬余噸,占全市總量的25.6%;同時,乾豐公司還處置了東坡區、青神縣以及仁壽縣1100余噸生活污泥,工業污泥、生活污泥摻燒比例高達60%。
四川環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侵占2000平方米耕地作為生活污泥暫存場,堆存量約1000余噸。該暫存場未落實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生活污泥滲出液直接進入土壤。經監測,滲出液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25500毫克每升、1048毫克每升、15.9毫克每升,分別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1275倍、1048倍、80倍。

四川環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侵占耕地堆放生活污泥
(二)危廢違規貯存處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禁止無許可證從事危險廢物經營活動,貯存危險廢物應當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
仁壽縣欣琦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屬于塑料再生利用加工企業,不具備危險廢物處理資質。該公司自2021年起,租用其他危險廢物經營企業廠區空地,暫存、處置廢有機溶劑和廢堿液塑料桶等危險廢物,且未落實“三防”措施。四川順應動力材料有限公司在未開展危險廢物鑒別的情況下,將512噸氫氧化鐵廢渣按一般工業固廢處理,交不具備處置能力的丹棱縣卓達磚廠違規處置。

仁壽縣欣琦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將廢堿液桶露天堆存于無“三防”措施的空地
(三)部門監督管理不力
2022年8月,住房城鄉建設廳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監管的實施意見》,要求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數據真實性負責。眉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任由企業自行填報信息系統數據,既未對產生、接收、處置數據開展交叉對比審核,也未現場核查實際情況,更未對虛假填報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全市生活污泥處置工作底數不清,漏報瞞報現象普遍,非法處置行為頻發。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的2023年數據顯示,四川環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乾豐公司生活污泥處置量分別為5757噸、655噸,但實際分別為6200余噸、1100余噸。
眉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把關不嚴,明知乾豐公司不具備工業污泥處置資質和技術能力,在園區工業污泥未開展危險廢物鑒別的情況下,發函要求該公司接收園區工業污泥并進行處置。

高新區管委會要求不具備處置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對園區工業污泥進行處置
三、原因分析
眉山市有關地方和部門對固體廢物處置工作重視不夠、底數不清,監督管理缺位,違法違規行為多發。
甘孜州河道采砂監管不力 違法違規問題突出
2024年7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甘孜州河道采砂規劃滯后、監管缺位,違法違規問題屢禁不止。
一、基本情況
甘孜州是川西北生態示范區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水系發達。全州納入河湖管理保護范圍的河流882條,砂石資源豐富,規劃開采長度1731公里,開采總量2848萬立方米。
二、主要問題
(一)工作長期落空,采砂規劃缺位
《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于2015年印發實施,規定河道采砂實行規劃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編制河道采砂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端拇ㄊ 粗腥A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辦法》規定,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為禁漁期,禁漁期內禁止挖沙采石。
甘孜州有河道采砂任務的縣(市)平均規劃開采長度101.8公里,其中理塘縣規劃開采長度高達349.7公里?刀、瀘定、九龍、雅江、德格、鄉城等6個縣(市)的五年采砂規劃在2023年底前已過期,新的采砂規劃仍未取得批復;康定、瀘定、雅江、德格等4個縣(市)的采砂規劃,違反有關規定,將絕大部分禁漁期納入可采期。

瀘定縣大渡河流域采砂規劃禁采期未包含全部禁漁期
(二)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河道砂石管理的實施意見》規定,河道清淤疏浚須報批后實施,疏浚砂需上岸綜合利用的,應編制綜合利用方案,其中州管及以下河道由州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審查,通過后報縣(市)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2024年4月,九龍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九龍國投公司)未編制疏浚工程方案、疏浚砂綜合利用方案,在九龍河開采疏浚砂,并上岸綜合利用。九龍縣水利局在不具備審批權限、未向縣政府報批的情況下,越權違規批準該疏浚行為。導致九龍國投公司在九龍河湯古段、呷爾段肆意采砂,砂石上岸數量不明。此外,雅江縣瑞鑫資源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疏浚砂綜合利用方案未獲批的情況下,于2023年4月至5月在臥龍寺溝采砂約5萬噸,違規上岸加工銷售。

九龍國投公司以疏浚為名違規采砂
(三)違規出讓采砂權,違法處置國有資產
《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規定,河道采砂權出讓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端拇ㄊ∵M一步規范河道砂石管理的意見》明確,疏浚砂綜合利用收入作為財政非稅收入繳入國庫,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雅家埂河大木干溝口至海子凼段長約7公里,其中3.86公里河道位于采砂規劃的禁采區。2024年3月,海螺溝景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海螺溝管委會)以河道綜合整治為由,一次性出讓上述河道清淤疏浚采砂經營權18年,涉及砂石量460萬立方米。同時,海螺溝管委會未將疏浚砂綜合利用收入繳入國庫,而是約定歸買受人所有,由買受人出資配套建設瀘定縣“9·5”地震災后重建供水設施及行洪治理建設項目。


違規出讓河道清淤疏浚采砂經營權
(四)日常監管不力,違法問題屢禁不止
2021年以來,甘孜州13次發文要求加強河道采砂管理,開展10次專項整治行動,但排查不全面,多數問題浮于表面,執法監管乏力,違法違規問題依舊突出。督察期間,甘孜州上報的43家河道采砂加工企業中,有28家未取得用地手續、10家無證取水、7家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6家未取得林草地占用手續。其中,康定市呷巴砂石加工場侵占立曲河河道5.46萬平方米,20萬噸砂石露天堆存、無抑塵措施,在立曲河無證取水。稻城縣俄倫砂石加工場無用地手續,生產設備、堆場侵占赤土河河道約1萬平方米。

康定市呷巴砂石加工場侵占河道
三、原因分析
甘孜州部分地方和水利部門貫徹落實“兩山”理念有偏差,慢作為、亂作為,日常監管缺位,違法違規采砂屢禁不止。
南充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違規處置 監督管理不力
2024年6月,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南充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專項規劃缺失,消納場建設不規范,資源化利用項目推進不力,建筑垃圾處置能力不足,違法違規傾倒問題多發,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南充市是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城區常住人口約130萬人。2022、2023年南充市城區建筑垃圾產生量分別為280萬噸、324萬噸,其中棄土產生量分別約為166萬立方米、194萬立方米。
南充市城區有順慶區元蹬子棄土場、觀音慈棄土場、畢家溝棄土場,以及高坪區隆源棄土場、嘉陵區蘇家溝棄土場5個建筑垃圾消納場,設計總庫容1380萬立方米,目前已堆存740萬立方米,剩余庫容640萬立方米。
二、主要問題
(一)專項規劃缺失,建設消納場所不規范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施行,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的相關行業部門未牽頭制定相關專項規劃,部分消納場所選址隨意、違規建設。高坪區隆源棄土場是城區規模最大的建筑垃圾消納場,設計庫容800萬立方米,未辦理用地、建筑棄土處置核準等手續,于2020年建成投運。2024年3月,該場因違法占用林地被封場,已堆存建筑棄土約200萬立方米。該棄土場封場后,南充市城區現有建筑垃圾消納能力僅剩40萬立方米,而近年城區建筑棄土年均產生量約180萬立方米,缺口極大。

高坪區隆源棄土場歷史影像圖
(二)項目建設打折扣,資源化利用水平低
住房城鄉建設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及《南充市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均要求,城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到2022年不低于50%,到2025年不低于80%。2020年,《南充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2021—2023年)》明確,2023年底前建成市本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該項目是南充市城區唯一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
嘉陵區在未開展評估論證的前提下,縮減建設規模,將處置能力100萬噸/年的“市本級建筑垃圾資源化新建利用項目”變更為60萬噸/年的“南充云豐水泥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處理項目”,建成后實際處理量不到20萬噸/年。其中,2022年和2023年處理量分別為15.18萬噸、11.61萬噸,南充市城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分別為47.2%、48.2%,未完成目標任務。
此外,該項目未辦理環評、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等手續,未落實防揚散、防流失等措施,上萬噸建筑垃圾露天堆放。

南充云豐水泥有限公司建筑垃圾露天堆放
(三)違法違規傾倒,影響生態環境
2022年以來,南充市城區涉建筑垃圾行政處罰案件達250余件,但僅作行政處罰,未追溯源頭責任,違法傾倒時有發生。督察發現,中鐵十三局成達萬項目在未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將施工棄土傾倒于高坪區江陵鎮琴臺寺村,共侵占耕地、林地等約38畝。此外,國道G318嘉陵區白馬廟社區至石樓鄉段,隨處可見建筑垃圾。

嘉陵區石樓鄉建筑垃圾傾倒點
三、原因分析
南充市部分地方的相關部門對建筑垃圾治理重視不夠,規劃缺位,履職不到位,工作推進滯后,監督管理缺位,建筑垃圾違法傾倒問題多發。
督察組表示,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四川生態環境;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