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和縣拿出三個攻堅妙招!
時間:2025-07-05 17:31:08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沈云梅
安徽省和縣錨定農村人居環境升級目標,2025年,計劃完成17個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以“系統治理、精準施策、長效管控”為抓手,全力繪就水清岸綠的江南水鄉新畫卷。
全域治水,攻堅見“數”。和縣構建縣、鎮、村三級立體治水網絡,近年來通過綜合措施累計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36個。今年,和縣已完成治理7個農村黑臭水體,年度治理率達41.2%,縣域整體治理率突破78.2%。通過“周督查、月調度、季通報”全周期管理機制,縣生態環境分局組建督查小組,常態化開展現場督導,上半年已開展現場督查18次,以數據化管控確保工程高效推進。
長效護水,創新立“制”。創新推行“水面生態保護保證金”制度,將水質養護轉化為量化指標,累計完成9個農村黑臭水體生態保護保證金試點發包工作,共收取水質保證金2.1萬元,氨氮濃度直降53%,水體透明度提升40%,形成“以金護水”的良性循環。同步將水體管護寫入村規民約,明確村民護水責任與義務,組織村民參與日常巡查、垃圾清理,以群眾監督提升治理實效。
生態活水,融合生“金”。探索“生態治理+產業融合”模式,實施“養蓮凈水”工程。香泉鎮依托蓮藕種植基地構建生態凈化系統,在3個行政村12個塘口種植荷花、睡蓮7300余株,打造30畝生態凈化系統,有效吸附水體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既凈化水質,又帶動蓮藕種植產業,形成“以水興農、以水美村”的發展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下一步,和縣將深化“源頭管控—過程治理—末端利用”全鏈條模式,重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攔截和生態緩沖帶建設,確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成果長效保持,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的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