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的“京彩不設限·經濟熱力站”首期月度主題走訪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綠色藍圖 京智賦能”為主題,聚焦綠色經濟企業開展線下集體采訪。新浪財經作為受邀媒體之一,全程參加了此次活動。

走訪團來到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皮猛詳細介紹了該企業在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理方面的創新實踐,重點展示了朝陽區清潔焚燒中心的運行情況。
城市固廢處理曾是全球性難題,傳統填埋方式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并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走進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傳統“垃圾處理廠”的概念被徹底顛覆。朝陽環境集團運營的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年處理粗油脂5000噸、再生水回用率達100%、綠電年發電超5億度,實現資源轉化率 85%以上,成為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示范標桿。
皮猛進一步解釋稱:“垃圾焚燒、餐廚處理、建筑垃圾這種看似單體的設施,通過園區化協同處理,形成能源的梯級利用和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給城市提供可再生的能源和可循環利用的資源。這種模式,在國內外都處于領先水平。”

作為朝陽區唯一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循環利用市場化運營企業,朝陽環境集團業務覆蓋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建筑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等全品類固廢處理。其擁有的4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21項實用新型專利,為破解“垃圾圍城”提供了技術支撐。
據了解,2024年下半年,一場技術革命在焚燒車間展開。AI智能焚燒系統投入試運行,徹底改變傳統垃圾焚燒模式。
運行半年即取得顯著成效。據皮猛介紹,“集團垃圾發電主蒸汽穩定性提升36%-48%,自動投運率達98%以上;噸垃圾產汽量提升4.5%,上網電量增加4.2%,脫酸脫硝耗材降低3%”。
“AI實現了減污降碳與降本增效的均衡”,皮猛表示,“系統運行更平穩后,發電量進一步提高,而人工操作強度降低了80%”。
朝陽環境的綠色版圖正在全國拓展。今年5月27日,朝陽環境與廣西環保集團簽署戰略協議,將在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鄉環衛一體化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
這一京桂國企協同的舉措,將推動“朝陽方案”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朝陽環境輸出其在固廢處置、產業協同等領域的先進技術與運營經驗,助力構建綠色循環發展新格局。
“我們不是在處理垃圾,而是在開采城市礦山”,皮猛自信的表示,“我們將探索從‘零碳’到‘負碳’的跨越,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多力量,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朝陽方案’”。
轉自:新浪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