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并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清理城鄉河道……”昨天,記者從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了解到,該區根據《嘉興市“四清四治”專項行動方案》,并結合自身區域實際,制定了“四清四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重點開展清理并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清理河道、治理河道環境等多方面的整治行動,切實解決影響全區水環境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城市品位,為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奠定良好基礎。
集中開展“地毯式”排查
4月以來,根據專項行動要求,開發區各街道組織力量集中對轄區河道開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清理河道內病死動物、廢棄漂浮物、河中障礙物和沿岸垃圾,做到河面清潔、河岸整潔。
區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宣傳發動全體干部群眾廣泛開展“大掃除”,開發區通過實行街道聯掛責任包干制,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家庭互幫互助制,一家一戶“各掃門前雪”責任制,有效實現轄區內無垃圾成堆暴露堆放、無隨意傾倒畜禽糞便、無向河道內直排污染物、無污水坑和臭水溝的目標。
據了解,開發區此次專項行動分為三個階段,一個月的集中整治后,將對“四清四治”成果進行鞏固提升,解決河道垃圾和河水黑臭問題,加強河道綜合整治和河道保潔長效管理。
通過專項行動,到2014年底,開發區將基本實現病死動物和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河道內隨意丟棄垃圾廢棄物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河道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居民環境衛生意識明顯增強,河道保潔基本實現“有責任主體、有專人負責、有經費保障、有相應設施”,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四位一體”保潔模式實現全覆蓋。
力爭所有河道支流
均配備“河長”
按照專項行動要求,開發區將全面推進河道綜合整治,實施水環境治理“139”行動計劃,進一步推進“河長制”,力爭實現轄區內所有河道均有“河長”來監督治理。
“接下去,我們將全面排查轄區內的河道污染情況,深入分析污染成因,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并建立黑臭河道掛牌督辦制度,向社會公布整治計劃,接受社會監督。明確目標責任。” 區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全區還將加快河道輪疏步伐,適時調整河道清淤計劃,重點突出街道、村級河道及小河小浜和大河支流,充分利用生態浮床、水生植物、建設生態護坡等措施,著力推進河道綜合整治,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在此基礎上,開發區還加快健全“四清四治”長效機制。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河道保潔和宣傳力度,依法推進河道整治;健全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嚴格落實水域環境衛生責任,加強河道日常保潔管理,嚴厲查處違法排污、向河道傾倒垃圾、在河岸亂搭建等行為,切實維護河道及兩岸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