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半個洛陽城的澗河被各種生活垃圾和污染物染成了五色的“彩虹河”,生活垃圾綿延數千米;瀍河河道上建起廁所污穢物直接排入河中……6月6日,東方今報以《洛陽河流之殤》報道洛陽市澗河、瀍河污染情況,引起洛陽市相關部門重視。昨日,記者從洛陽市創模辦了解到,截至目前澗河、瀍河河道兩岸的垃圾已基本清理完畢,河面漂浮物全部打撈完,其他工作也正在推進。□東方今報記者王真珍
市領導批示相關部門立即整改
報道當日,洛陽市領導即作出批示,要求洛陽市創模辦牽頭,就相關問題進行整治,同時要求負有主要監管責任的洛陽市水務局河渠管理處處長在洛陽市全國文明城市持續提升工作第50次新聞發布會上作出檢討。
6月6日,創模辦即召開由澗西區、西工區、瀍河區,以及洛陽市住建委、環保局、水務局、公共事業局等相關單位參加的專題會議,區分任務,明確責任,會后立即組織六個檢查組對相關情況進行了現場勘查,各責任單位每日匯報各項任務具體進展情況,洛陽市創模辦對落實情況跟蹤問效。
各責任單位根據分工對澗河、瀍河進行了排查摸底,核實報道的問題后,又對其他發現的問題一并整改。發現的問題被分解到具體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另外還明確相關城市區副區長和委局主管領導負責抓工作落實,加強了整改落實力度,整體工作推進比較有力。
多部門聯合查原因
據了解,污水管網及市政設施不配套導致污水直排外溢繼而污染到整個河面。其中,西工區紅山鄉棗園村、下溝村等,瀍河、中州渠老城區、瀍河區部分河段附近因為沒有污水管網,致使周圍地區的生活污水直排澗河、瀍河和中州渠。而澗西區因澗河污水廠提升泵站處理污水能力有限,致使處理不及的剩余污水從污水井溢出,造成澗河南岸大唐熱電廠輸煤橋西側有兩處污水井、東側有一處溢流口排放污水。
由于相關政府和主管部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導致澗河、瀍河部分河段兩岸垃圾長期無人清理,形成綿延數千米的垃圾帶。
洛陽市水務局河渠管理處在對澗河同樂橋段農作物清理時,受到當地個別群眾阻撓和圍堵。該處在排查問題中發現,在河道兩岸圍欄種地的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澗河同樂橋以上及瀍河隴海立交橋以上河段河道,因河道灘地與村民耕種土地相連,無明顯河道界限,種植現象較為普遍。
沿河岸垃圾基本清理完畢
截至目前澗河、瀍河河道兩岸的生活垃圾已經基本清理完畢,河面漂浮物也全部打撈完,高桿作物和蔬菜棚架也在進一步清除,其他工作正在推進。
澗西區按照澗河沿岸垃圾分布情況,區政府正統一指揮各責任單位街道辦事處進行清理,目前,沿澗河11處生活垃圾堆放點已基本清理完畢。
西工區對沿岸所有垃圾進行了覆蓋處理,目前,已基本處理完畢。同時,對紅山鄉棗園村生活污水排水溝進行清理,并對裸露部分進行覆蓋。
瀍河區對瀍河兩岸的生活垃圾進行清理,目前,已全部清運完畢。
洛陽市住建委對各排水口重新進行核實,對具備截污條件的排污口下達了整改通知,限期實施截流封堵。同時,對新發現的、來歷不明的排水口進行排查,目前,排查出的33個排污口有3個已經整改完畢,其余30個正在整改。
洛陽市水務局河渠管理處已經組織人員對澗河、瀍河水面漂浮物進行集中打撈,目前,河道內水面漂浮物基本清理完畢,打撈清運垃圾200余立方米,河道內種植的高桿作物及蔬菜棚架11000余平方米已經清除。另外,澗河同樂橋以上及瀍河隴海立交橋以上河段河道因河道界限等問題,作物尚未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