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低調的重慶水務,正在醞釀一筆重磅交易。
2013年12月3日,重慶水務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重慶聯交所公開掛牌轉讓5.818億股重慶信托,按4.17元/股的底價計算,這筆交易的金額至少將達到24.261億元,按照該筆投資額占總資產比例等多項指標計算,本次掛牌雖然勿需提交重慶水務的股東大會審議,但尚需得到重慶市國資委以及銀行業監管機構的審核批準。
“出售重慶信托股權,有利于重慶水務更專注于主業發展。”一位重慶水務內部人士說道。
一位浸淫重慶資本界多年的人士表示,雖然公開掛牌不限接盤對象,但放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鼓勵“混合所有制”的大背景下來看,接盤方是外地企業的可能性更大,由于重慶信托原有股東并未放棄優先購買權,這意味著接盤方肯定會在摘牌前與重慶方面進行溝通并且得到認可。
作為萬億俱樂部的一員,重慶國資一直秉承著“有進有退”的原則。在一些企業瀕臨破產退市之際,重慶國資往往扮演“白衣騎士”,而待一些行業成熟后,重慶國資會毅然選擇退出--重慶啤酒上面,重慶國資曾在40.22元/股的高位甩賣了重慶啤酒12.25%股權,成功套現23.84億元。
在過去的7年時間里,信托業資產規模由3000億元迅猛膨脹至10萬億元,但2013年前三季度,信托業的資產規模出現連續三個季度的環比下降,有關“信托業迎來拐點”的說法甚囂塵上。
“由于銀行、券商、基金紛紛參與競爭,大資產時代的到來正在不斷壓縮信托作為通道業務的生存空間,再加上銀監會8號文的出臺,信托業的黃金時期正在遠去,因此,重慶水務此時出售信托股權,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時間點。”一位重慶資本界人士說道。
上述重慶資本界人士同時指出,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重慶水務拋售重慶信托有可能是套現投資主業進而尋求獲得更高回報——重慶信托2012年的凈利潤雖然高達8.8億元,但按照重慶水務22.11億元的投資成本以及23.86%持股比例估算,重慶水務這筆投資的凈資產收益率為9.50%,而重慶水務2012年末的凈資產為127億,2012年凈利潤18.7億元,整體的凈資產收益率達到了14.72%。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重慶水務在三年的投資時間內通過分紅已至少得到了1.60億元現金,雖然通過出售5.818億股重慶信托能獲得2億元以上的收益,但由于重慶水務采用“權益法”計量,這些收益中的絕大部分已在歷年財報中體現。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信托目前有6位股東,重慶水務為第二大股東,重慶水務的控股股東——重慶水務資產管理公司為第四大股東。據悉,重慶水務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5320萬股重慶信托亦會走公開掛牌轉讓之路。不出意外的話,潛在的接盤方有望一舉拿下6.35億股,成為重慶信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26.04%,僅次于持股比例66.99%的國信控股。
“公司上上下下還是很努力的,但今年以來業務確實要難做很多,一些煤礦、藝術品、房地產項目雖然承諾的收益很高,但出于風控的考慮,也不敢去碰!”重慶信托一位中層干部私下坦承,重慶信托作為信托業的一員,在整個行業下行壓力下也很難獨善其身,再加上重慶信托地處西部,受制于人才瓶頸,“今后幾年能保持現在的地位就不錯了,看不到多大的成長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信托的盈利有放緩跡象,2013年1-6月的凈利潤為2.81億元,尚不及2012年全年8.80億元凈利潤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重慶國資最近五年來在重慶信托上面是“有進有退”,并且賺得盆滿缽溢。
2009年12月,重慶城投曾以28.11億元出售38.412%國信控股股權,大賺21.84億元,當時國信控股持有100%重慶信托股權,2010年8月,重慶信托啟動增資擴股,重慶水務又斥資22.11億元拿下重慶信托23.86%股權。據悉,在公開掛牌塵埃落定后,重慶信托有意在2014年下半年增資5-10億股。
“11月底,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蒞臨重慶,要求重慶國企深化改革。在重慶當地金融企業當中,重慶信托身上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烙印十分明顯,從重慶信托現在一系列的股權更迭當中或許能看到一些重慶國企未來深化改革的端倪。”一位重慶資本界人士如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