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寧中山公用水務”)聯合無錫市禾木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興達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尚澤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生態能污水處理系統”及“生態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山東濟寧舉行。濟寧市科學技術局組織的專家鑒定委員會給出的鑒定結果為項目總體技術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濟寧中山公用水務對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創新體現了企業順勢發展的趨勢。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技術在市場中的角色和地位越來越關鍵。近日舉辦的“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便全面升級,以“環境技術進入產業時代”為主題,體現了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中國水網總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中國水業即將進入技術革命時代。他表示,未來5年的水務市場應該是以戰略合作為主線的市場。
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抓住這一產業發展趨勢,積極開展先進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公司高度重視企業間合作關系的建立,與無錫市禾木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興達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尚澤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充分發揮各自的行業優勢,在生態能的開發和利用方面形成緊密合作的實體,建立了集設計、施工、技術、售后、運營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可以開展城市、村鎮、社區、企業等污水處理服務。
本次“生態能污水處理系統”及“生態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項目科技成果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也是對濟寧中山公用水務開展技術研發工作的充分肯定。中國水網記者了解到,濟寧中山公用水務研發創新的“生態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不僅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而且做到了污水處理現場無臭味、剩余污泥(有機)零排放。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曉虎在2014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表示,未來城鎮村鎮固廢污水一體化的綜合處理將是發展的必然之路。生態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追求的便是高效污水處理的一體化,其主要采用一種生態能技術處理污水的全新解決方案。該方案有別于傳統的一體化污水處理工藝,沒有采用厭氧+好氧的布局,而是將厭氧、好氧集合在一個反應池中進行,通過生態能系統中特有的光化微生物群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生態能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率高,投資省,無臭味,不排剩余污泥,不需采暖保溫,可以自動化運行,維護操作方便等優點。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污水分公司經理陳傳運表示,該設備除具有以上優點外,設備還采用地埋式,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地面之上可種花種草綠化,不影響周圍環境的優點。
另一個創新科技成果“生態能污水處理系統”,屬于在生物能量賦予的環境下,高速實現微生物的能量提升;特別涉及一種生物鏈搭橋(能量觸媒)方式,實施廢水及污泥處理系統的方法。該系統集去除污水中各類有機物于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抗負荷沖擊能力強,處理效率高,無臭味,大幅度消減剩余污泥,維護操作方便等優點。據陳傳運介紹,為了穩定出水水質和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增強污泥安定化程度,2012年利用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對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污水分公司原有污水處理系統進行了改造,運行至今較改造前污泥消減率>40%,增強了系統的抗沖擊能力,提高了系統的處理效率和處理能力(較改造前水量處理能力提高到設計能力的1.2倍以上,出水水質明顯提升),廠區臭味也有了明顯降低。
“水務企業做科研不容易,生態能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鑒定會專家主任委員、山東建筑大學教授張克峰表示。作為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的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一級企業,濟寧中山公用水務從提供更加優質的水務服務出發,注重污水處理的無害化、資源化研究,聘請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專家郭鐵柱先生等高端科技技術人才,積極開展先進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本次生態能污水技術獲得的成功,為公司未來發展和技術創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濟寧中山公用水務表示,公司將繼續開展好先進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并做好先進技術的市場推廣和應用,在提升自身污水處理運營和技術水平的同時,為節能減排、水環境保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