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近日發布的《2013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個,工程總規模達到90.08萬噸/日,較2012年增長了16%;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同時,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技術得到不斷應用,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達883億噸。
《報告》披露,2013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8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125465噸/日。目前,我國主要采用反滲透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產水成本為每噸5元至8元。全國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個省市,主要是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島。北方以大規模的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的高耗水行業;南方以民用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居多。
海水利用是國家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2013年,我國新發布海水利用相關標準14項,包括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2項。海水利用作為重要內容被列入循環經濟、節能環保、海洋經濟等國家和地方重要規劃中,浙江省、河北省和青島市先后發布海水淡化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多家海水淡化產業聯盟相繼成立,沿海地區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穩步推進。
我國海水資源利用效率高 產水成本每噸5至8元
時間:2014-08-13 11:53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杜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