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是安徽省第一座大型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也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氧化溝工藝污水處理廠。項目分兩期建設,一、二期分別于1998年和2001年建成投產,日處理能力合計為30萬噸,建設總投資約3.2億元。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是利用澳大利亞政府貸款、亞行貸款和國債資金建設的市政基礎設施,為巢湖污染綜合治理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 2001年6月,安徽當地某環保公司曾與王小郢簽訂了經營權收購合同,當時政府開出的價位是3億元的轉讓價款,項目運營期間的污水處理費單價約1元/噸,后來由于融資及其它方面的問題,此次收購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經營權未果。
而在2002年建設部推動市政公用行業進行市場化以來,合肥市曾打算試點出讓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的經營權。當時該公司一直想拿下這個項目,曾經上書安徽省政府以及合肥市政府,要求政府從扶持本地企業發展考慮,將王小郢污水處理廠以高于評估價的一定價位直接出售給它,同時還許諾其將在未來幾年內在合肥市投資興建更多的污水處理廠。
2003年合肥市政府決定采用TOT模式,通過國際公開招標的方式轉讓王小郢污水廠資產權益,實施23年的特許經營。合肥市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招標領導小組,組建了由市國資委、建委、城建投資公司及相關專家組成的王小郢TOT項目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作為該項目的招標代理,大岳咨詢作為招標顧問全面協助項目轉讓辦公室和交易中心的工作。
項目于2003年9月發布資格預審公告后,有7家單位提交了資格申請文件,經專家評審有6家申請人通過預審。
2004年2月20日,項目在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開標,共有4家單位提交了投標文件。開標現場以投標文件的送達時間為依據,采用后到先開的順序,逐一啟封并宣讀開標信息。由于招標條件中確定的特許經營期污水處理服務費單價為0.75元/噸,因此開標現場公布的競爭信息為投標人投報的資產轉讓價格。污水處理傳統上屬于虧損行業,開標前各方對投標報價均無太高預期。
開標正式開始后,第一個宣讀的是國禎環保及珠海排水聯合體的投標文件,其資產轉讓的投標報價為3.69億元,與開標前各方的預期比較符合。第二家唱標的是天津創業環保,其投標報價達到4.5億元。在大家還在猜測是否項目非創業環保莫屬了時,第三家中環保-上實基建聯合體的報價也公布出來,4.3億元,兩家報價相當接近,競爭激烈。第四家投標單位的報價成為了關鍵,隨后,唱標人拆封第四家投標單位柏林水務和東華工程聯合體的投標文件,其投標報價為——4.8億元。開標現場人員紛紛感嘆柏林水務對競爭形勢的準確判斷。
投標文件唱標結束后,合肥市常務副市長王林建公布王小郢污水處理廠資產權益轉讓底價為2.68億元。王小郢項目所有投標人的報價均遠超底價,最高報價接近底價的1.8倍。這個項目成為國內當時公開招標的標的額最大的污水廠TOT項目,招標結果在中國水務行業內引起轟動。項目條件中確定的0.75元污水處理服務費單價,為隨后實施的一系列污水處理市場化項目確立了價格標桿,使整個行業的價格下降20%以上。王小郢項目開創了國內污水處理TOT運作模式的先河,為我國公用事業改革提供了成功案例。
對于王小郢項目的價格,項目結束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業內存在質疑的聲音,這種聲音也由于媒體的關注被放大。前后有幾十家媒體對項目的情況進行過報道,網上可以搜到的相關信息也有二十余萬條之多。一晃十年過去了,王小郢項目用實際行動證明當年的價格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
作者單位系北京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第一個污水TOT項目—王小郢項目溢價發生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