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城市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境,垃圾焚燒作為處理垃圾的有效途徑也日益受到各界關注。但焚燒產生二惡英造成的“鄰避”現象卻使垃圾焚燒廠猶如“過街老鼠”,使當地政府和相關企業舉步維艱。
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業內專家及企業界人士提出“面向未來的藍色垃圾焚燒廠”理念。藍色垃圾焚燒廠以高標準化、健康化、娛樂化、共生理念為發展趨勢,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均嚴于目前國際最嚴格的歐盟標準,同時還要做到污水零排放,污染排放指標公眾可實時查詢,焚燒廠同時也能成為公園或娛樂場。
“最嚴國標”提出高要求,企業應向更高水準努力
2014 年7 月1 日,我國正式實施《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被稱為“最嚴國標”。具體說來,嚴格規定了生活垃圾焚燒廠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重金屬及其化合物、二惡英類等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在對垃圾焚燒企業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監管趨嚴將促進市場的升級改造和發展。
在論壇上,業界首次提出了更嚴格的“藍色垃圾焚燒廠”概念。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認為,藍色垃圾焚燒廠應具備幾大特點,首先是更嚴格的煙氣排放指標;其次,更顯著的能源利用效率,垃圾發電量要明顯提高;再者,更先進的資源綜合利用,污水經過處理全部循環利用;此外,要有更透明的企業運營情況,公眾可以上網查詢實時污染排放情況,可以預約參觀焚燒廠。
他特別提出,借鑒國外做法,業界呼吁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焚燒廠周邊可以建造公園、滑雪場等娛樂場所,讓公眾來游玩,在娛樂中對焚燒廠有更好的認識。同時設置電價補貼、垃圾處理補貼等,尤其通過擴大周邊綠地面積來提升焚燒廠區域環境質量。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藍色垃圾焚燒廠追求的是化解公眾對健康的擔憂,同時為員工提供干凈、健康的工作環境。焚燒廠的娛樂化可以讓公眾感知到垃圾焚燒廠附加值,讓垃圾焚燒廠不再是公眾的負擔 。
藍色垃圾焚燒,固體殘留量和煙氣生成量都可以有效減少
據介紹,在焚燒環節,藍色垃圾焚燒廠采用最先進的焚燒處理技術,即溫度場成像與自動燃燒控制相結合的智能燃燒控制系統。結合當前國內垃圾焚燒的技術情況,張益很肯定地表示,“技術上都不成問題,現有技術可以銜接國際上最先進的智能燃燒控制系統。”
據介紹,智能燃燒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垃圾的充分穩定燃燒,爐渣熱灼減率小于3%,并大幅減少煙氣污染物的源頭產生量。在智能系統控制下,“藍色垃圾焚燒”不僅要讓垃圾實現更為充分的燃燒,還要燃燒得穩定,又盡量不留痕跡。將燃燒進行到底,固體殘留量和煙氣生成量都可以有效減少。
在煙氣處理環節,藍色垃圾焚燒廠不僅會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SNCR脫硝、干法+濕法脫酸、活性炭吸附去除二惡英及重金屬技術,同時用布袋除塵器去除煙塵,而且還會增設全球最先進的SCR低溫催化脫硝及分解二惡英的設施。
“SCR”在此環節是核心,張益強調,“這個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終結二惡英。”在低溫下讓二惡英與其他有害成分一起參與化學反應,被有效分解,從有到無,猶如一場魔術。張益對SCR的功能概述為“可大幅削減民眾最關心的二惡英及對溫室效應影響最大的NOx(氮氧化物)的排放。”
據介紹,“藍色垃圾焚燒廠”不僅會燒得干凈,還要在排之前處理得干凈。在藍色垃圾焚燒廠煙氣排放的設計值中,共有4組對比數據可以印證“藍色”標準的確夠“高”。
張益總結為:“SOx(硫氧化物)排放濃度為10mg/Nm3,較歐盟2000的50mg/Nm3嚴格5倍;NOx(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為50mg/Nm3,較歐盟2000的200mg/Nm3嚴格4倍;煙塵排放濃度為5mg/Nm3,較歐盟2000的10mg/Nm3嚴格兩倍;二惡英排放濃度為0.01ngTEQ/Nm3,較歐盟2000的0.1ng TEQ/Nm3嚴格10倍。”張益還強調:“這些指標我們目前不僅不難達到,而且可以長期穩定地達到。”
投資運行成本增加,地方政府應承擔,建議率先在東部地區試點
實現藍色垃圾焚燒廠理念的落地,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成本,對此,張益表示,經技術和經濟專家初步測算,基本需求是投資凈增加10%,噸垃圾運行成本增加約20 元,成本的增減都在可控的范圍內。而贏在末端的藍色垃圾焚燒廠,將會得到噸垃圾發電量增加10% 的收益,更會有資源綜合利用的巨大隱形收益。所以,藍色垃圾焚燒廠用有限可控的成本實現污染物大幅度削減、資源利用率和發電效率提高。
藍色垃圾焚燒廠因標準更為嚴格,投資成本也會有所增加。經測算,初步達到藍色垃圾焚燒廠的設計要求,投資成本較現有成本增加10%,運行費用增加10%;完全達到藍色垃圾焚燒廠設計要求,投資費用需增加15%~20%,運行費用增加50%~60%。作為發展趨勢,張益認為增加的成本應由政府進行承擔,建議首先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展開試點。
張益還指出,基于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差異及資源差異,在各地建設垃圾焚燒廠時應考量以下幾點:首先,各地建設垃圾焚燒廠的執行標準底線應該達到國家標準;其次,各地區需因地制宜處理垃圾,并非全部一刀切采取焚燒方式,部分地區應優先采取建設衛生填埋場;最后,藍色垃圾焚燒廠應首先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試點,中西部地區不一定要統一標準。
案例
丹麥ARC垃圾焚燒廠也是滑雪場
丹麥ARC 垃圾焚燒廠建立在市中心,高聳煙囪,風將煙囪中冒出的白色煙霧吹成爛漫的斜線與藍天融合,所有檢測資料向公眾開放,白色煙霧出煙囪前,會經過幾道工序處理,這也是第一家清理煙霧中二惡英的垃圾焚燒廠。幾十年來深得民眾的信任,無人抱怨。ARC 不僅是一座垃圾焚燒廠,還是一座滑雪場,頂上還有綠色空間提供各種休閑活動。
德國垃圾焚燒廠獲公眾認可
焚燒是德國垃圾處理的支柱,幾乎沒有垃圾填埋,廢氣廢水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甚至真實的排放值比限定值低很多,焚燒設施運營商要將廢氣測量數據等公布。垃圾發電的高透明度運行、高水平的廢氣處理與控制得到民眾普遍認可,焚燒設施建設在審批過程中就已經實現公眾廣泛參與。垃圾焚燒可產電、產熱、產蒸汽,灰渣部分被加工成修路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