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河區環保局在崗頂天河區文化館舉行環保主題的攝影展,相關專家也在現場解答市民們的提問。有專家透露:“獵德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大量的‘中水’,但目前利用率僅約為百分之一。”
根據天河區環保局專家介紹,“中水”又稱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廢水經凈化處理,水質改善后達到國家城市污水 再生利用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非飲用水。目前,主要用于景觀環境、園林綠化、廁所沖洗、道路清潔、車輛沖洗、 建設施工、工業生產、農業灌溉等方面。
“善加利用,‘中水’將成為廣州的第二水源。”在攝影展現場,天河區環保局專家如是說。
據介紹,位于天河區的獵德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京溪地下凈水廠和獵德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為130萬噸/日。后者高達120萬噸/日的處理能力,不僅成為廣州污水處理廠的“老大”,放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大胃王”。
獵德污水處理廠的藍工程師告訴記者,獵德污水處理廠目前僅僅是一些灑水車過來裝“中水”,此外“中水”還被用于獵德污水處理廠39萬平方米的植被灌溉,其余基本排放到一路之隔的珠江,利用率僅為百分之一不到。
利用“中水” 變廢為寶
廣州已有部分企業進行“中水”回用。如廣州本田汽車公司用完善的污水處理裝置,自來水管網與廠內經處理的“中水”管網分開。“中水”廣泛用于廠內綠化、景觀、沖廁及馬路沖洗;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將處理后的污水經再處理變為“中水”,供給各車間用做機臺(冷凍機、空壓機、風機、水泵等)的冷卻水以及車間沖洗地板、花圃澆花、沖廁等非生產用水,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太古匯辦公樓設有廢水回收系統,處理后的廢水可用作沖廁水,配置雨水收集系統,收集處理雨水,在空調制冷中再利用,可節省約30%用水。
穗居民用水遠超“北上”
目前的狀況是,廣州“中水”的利用仍處于非常低的水平。究其原因,“管網建設”和相關“政策配套”等問題,制約了“中水”的有效利用。
據專家介紹,廣州的水資源并不豐富,數年前曾有報道指出,廣州市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56%,但廣州居民的用水量卻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人均日用水量超過北京和上海。“居民用水比較粗放,節水的空間也相當大。”專家指出,白白流失的“中水”,從長遠上看,實際上具有很高的回用價值。
天河區環保局的相關專家表示:“‘中水’利用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必須有管道的提前規劃和鋪設,你讓一戶人家或者讓公共綠化機構開車來到污水處理廠裝‘中水’,再回去灌溉,也是不科學的。”
專家建議合理使用再生水 可成廣州第二水源
2014年12月09日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