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投資持續高增長,促產業成經濟增長新引擎。未來環保產業投資8-10萬億,過去兩年每年投資大約1000億元,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同時結合PPP模式、第三方污染治理及綠色金融等的支持,相關產業將獲得足夠的驅動力。在此之前,甚至出現了污染企業獲得的資金成本遠遠低于治污企業所獲得的資金成本,形成產業發展倒掛的狀態,通過綠色金融等相關政策法規,降低環保產業企業融資成本,通過PPP引進社會資本進入包括第三方治理在內的各個環保行業,促進行業發展。相關受益公司:工業污水第三方處理踐行者安控科技,污泥處理受益者瀚藍環境(重點推薦)、富春環保及興蓉投資等。
環保治理要從末端走向前端,促進節能環保技術發展。環境治理之前大家普遍關注后端的污染物治理,輕視前段的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治尾不如治頭”,未來整個產業發展的前段會越來越重視,重點推薦:電站空冷受益者首航節能、清潔煤利用技術的倡導者科達潔能、華西能源,合同能源耗材受益者北京利爾;建議關注天沃科技等。
大氣治理以“氣十條”為藍圖大力落實推進,利好運營及耗材類公司。環保部將加大力度以新環保法為基礎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全面實施大氣十條、加大科學治霾和系統治霾。我國火電機組脫硫脫銷截止到2014年底已經達到95%和82%,鋼鐵燒結機煙氣脫硫達到81%;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脫硝占比達到83%。后續整個脫硫脫銷工程在傳統國管監測重點行業已經逐步完成,隨著監管加強其未來脫硫脫銷的運營,特別是脫硝的第三方運營和隨之而來的耗材市場將會興起,我們重點推薦脫硝第三方運營企業及耗材相關企業三維絲、京運通等。同時,隨著監測信息的公開透明,相關檢測檢測及大數據采集分析的監測標的雪迪龍也將受益。
土壤治理需解決技術方向及模式問題。土壤污染治理重點是工礦廢棄地污染,從法規體系建設、工礦企業監管、污染土地分級管理及污染治理技術體系建設四方面推薦土壤污染治理和管控。我們研判,目前國內土壤治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商業模式以及成熟的兼顧成本與效果的技術路線。土壤治理目前還是主要處在治理的初級階段,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次新股高能環境等。
投資建議:隨著環保產業投資力度加大以及PPP、第三方治理和綠色金融等創新手段的出現,未來環保行業成為托底經濟新常態增長的有力引擎。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大氣污染治理脫硝第三方運營及耗材相關企業三維絲(重點推薦)、京運通(重點推薦)及環保監測及信息搜集受益者雪迪龍(重點推薦)等;污水、污泥處理受益者瀚藍環境(重點推薦)、富春環保及興蓉投資,以及工業污水處理受益者安控科技。
風險提示:行業發展或低預期。
環保投資成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引擎:完善法規迎機遇,模式創新促發展
時間:2015-03-11 來源:華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