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水務局表示,1460公里重點治理的中小河道排污口將全部實施截污,否則治理工作就不能通過驗收。由于還有不少生活污水、地表污水、養殖污水、生產污水、施工污水的直接排放,北京市不少河道水質差,存在黑臭現象。2013年起,北京市水務局開始對1460公里中小河道,采取清淤、拓寬、加深,全面統計直排污水口,并建設截污管線將直排污水納入污水廠進行處理,或者建設臨時治污設施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整治。堅定的決心、有效的措施使北京市黑臭水體的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780公里河道得到整治,原本的臭水溝通過治理反變成了景觀河。
與此類似,不少發達國家也曾經歷過黑臭水體污染與大力治污的階段。以日本為例,半個多世紀前日本因為對污染重視不足,大量生活與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水體,而使日本飽受水體污染之殤。隨著政府與公眾環保意識的覺醒,對環境要求的提高,日本開始大力治污。經過不斷完善法律、嚴格執法,推動污染企業要么治污要么淘汰, 加強公眾監督與綠色消費,日本成功走完了由污染到治理的道路。如今,去日本旅游、出差的國人總能感受到日本的城市、天空、水環境處處透著干凈。
除北京外,我國還有不少城市存在大量黑臭水體,飽受水污染的痛苦。日本與北京黑臭水體治理的例子不僅給了我們一些信心,也給各地黑臭水體治理提供了經驗。
嚴格執法,強化治污決心
據介紹,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處理技術并非低于他們、法律法規體系也沒有相差太多、我國水處理標準也很嚴格,甚至部分技術比發達國家更加先進,部分環境標準體系比發達國家更為嚴格。但由于我國環境執法不力,法規法律體系成了空擺設,不能發揮實質作用,阻礙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效果。公眾加強環境監督,政府嚴格執法,切實加強黑臭水體治理與資金投入將有利于黑臭水體的治理。
綜合整治、責任到人
在2013年啟動的黑臭水體治理中,北京市不僅僅采取水環境生態修復、拓寬河道、底泥疏浚、截污納管,以及對附近沒有污水處理廠、眼下又來不及新建污水廠的地區,采用磁分離等治污措施進行臨時應急處理等多種手段對黑臭水體進行綜合整治,嚴格治理。在管理上,還通過確立河道管理人,具體責任到個人,加強對河道污水口、河道垃圾的巡視、監管,以防止黑臭水體因為新的污染而“舊病復發”。
以終為始,購買綜合服務
與過去注重減排管理不同,北京黑臭水體治理的行動,也讓人們看到了作為先行者的北京,在污染治理上,由點源控制向環境質量效果目標轉變的趨勢。在“水十條”等政策即將出臺的政策背景下,各地也將產生大量從效果出發的黑臭水體治理需求,有望開啟黑臭水體治理的效果時代。從效果出發,黑臭水體的治理對環境污染治理服務、技術集成以及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通過環境績效合同服務、PPP等多種新的商務模式向環境產業一級開發商采購專業的環境服務,發揮企業與其他市場主體的作用,推動水環境質量的根本改善。
作者系E20研究院行業研究員
黑臭水體治理即將步入效果時代
時間:2015-03-24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