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0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區域空氣和水環境狀況總體平穩,沒有發生新的環境污染問題。
事故點1公里范圍外環境空氣、地表水及土壤均已穩定達標,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指標已達到環境背景值水平。大氣中氰化氫已連續7天未檢出,日檢出率由事故發生初期的66%降至1%以下,大氣常規污染物與全市平均水平相當。學校、居民區和企業各項特征污染物均穩定達標,未出現異常波動。天津港近岸海域水質穩定達到所處功能區要求,與歷年數據相比無明顯變化。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事故處置工作轉入常態化治理階段,下一步,全局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和環境保護部的要求,重點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開展環境質量監測,繼續做好監測數據發布工作。二是加快事故廢水處理處置,加大監管力度,推動破氰裝置穩定運行,嚴格監控污水達標排放,確保海洋環境安全。三是盡快完成事故現場遺留廢物清理,啟動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工作,確保土壤環境安全。四是制定并實施長期跟蹤監測措施,確保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效果穩定。
迅速啟動環境應急監測
全面掌握環境質量狀況
事故發生后,天津市環保局立即啟動環境應急預案,迅速開展環境監測,嚴控環境污染,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事故應急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在環境保護部的指導協助下,天津市環保系統全力以赴、協同作戰、敢于擔當,全面開展環境監測等環境應急工作,實現了確保不發生新的環境污染的工作目標。
天津市環保局迅速調動應急、監測人員,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開展監測,依據應急監測規范要求及現場快速篩查結果,迅速制定第一階段監測方案,確定居民區等重點監控目標和苯系物等特征污染物。
此后,天津市環保局根據污染物變化規律及事故核心區處置工作進展,在環境保護部監測專家組指導下,先后9次調整監測方案,共布設監測點位164個,覆蓋事故周邊4公里的人群及環境敏感區域,日獲取監測數據1300余個。在開展高強度、大規模監測工作的同時,全面加強質量控制,對每一組監測數據,規范采樣、嚴格管理,確保每一個監測數據真實、有效。
及時封堵科學處置廢水
不讓一滴超標廢水入海
為確保渤海及周邊地表水環境安全,天津市環保部門協調相關單位,果斷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第一時間關閉事故周邊區域入海口,封堵雨、污排水管道。圍繞事故核心區構筑圍堰,確保事故區域高濃度廢水與外部水環境的完全隔離。同時,嚴抓事故區域廢水處置,通過對封堵污水進行監測和評估,針對不同時段、區域、濃度含氰廢水制定專門處置方案。
為應對8月31日的強降雨,天津市環保局會同濱海新區政府等單位堅守崗位,連續作戰,科學調度,及時應對,連夜巡查,確保核心區和地下管網的污染物沒有外溢。東排明渠于8月31日徹底打通后,實現達標排放,同時加快打通1號泵站外排關節點。經過以上措施,出水口水質氰化物檢測濃度全部達標,近岸海域海水水質持續保持在一類功能區標準,未發生明顯變化。
全面開展環境風險評估
高效實施污染場地清理
為妥善處置爆炸事故現場遺留廢物,天津市環保局科學制定了《爆炸事故現場廢物清理及污染場地清理修復工作方案》,遵循科學、安全、無害化的原則,穩步推進事故區域遺留廢物及污染場地清理處置工作。同時,劃分了危險化學品、污染土壤、燃燒遺留廢棄物等8類清理處置對象,分別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處置方法。
截至9月10日,累計轉移處置廢棄化學品約24.2噸,清理報廢汽車和廢集裝箱共計3390車(次)、共2300噸,收集暫存廢棄化學品1000余桶,累計清運場地積水1.2噸。為摸清事故對周邊土壤的影響,天津市對事故周邊5公里半徑范圍內的土壤,每公里劃分1個網格、共設置73個檢測點位。經檢測,核心區外土壤氰化物全部達標。
同時,天津市組織對事故周邊的21家核技術應用單位進行了追蹤訪查,確認了各放射源均未受到影響,安全可控,并派出應急工作組,對臨近爆炸點位的4家重點核技術應用單位的放射源暫存庫進行實地監測和檢查,均未發現異常。天津市環保局協助安監部門對核心區指定區域進行了巡測,確保事故區域無放射性物質,并立即在全市開展核技術應用項目安全大檢查,嚴格監管放射源使用、貯存和運輸活動。
準確發布環境信息
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在此次事故處置過程中,天津市環保部門及時發布環境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科學、有效解疑釋惑。在總共召開的14場新聞發布會中,環保部門人員先后參加了13次,及時公開環境監測信息和污染處置進展情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自事故發生后,天津市通過新聞媒體、政務微博等多渠道及時發布環境信息和環境質量狀況日報,并從8月18日開始,不分晝夜每兩小時向社會發布一次環境監測結果。及時解答了雨后道路出現白沫、海河入海口出現死魚、事故區域周邊陣發性惡臭等社會關切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
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和困難,天津市環保部門通過建立高效有序的指揮組織工作機制科學應對。充分發揮專家優勢,先后組織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環科院、天津市環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中的70余名頂尖環境專家,針對環境監測、污水處理等問題建言獻策,為科學、高效制定應急方案,迅速、有效開展處置措施奠定了基礎。
從8月13日開始,天津市環保局迅速整合應急力量,成立了綜合協調、現場處置、污水處理、環境監測、專家咨詢5個應急工作組,每組由一名局領導擔任組長。建立了每日例會、情況報告、信息發布等制度,切實起到了運轉迅速、掌控全局、應急指揮的前線中樞作用,保障了環境應急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加強部門協調溝通,建立信息共享、會商協調等工作機制,保障了環境應急處置順利開展。
天津持續開展環境應急監測
時間:2015-09-15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郭文生 任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