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部長陳吉寧4日在京表示,環保部正著手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并強調要將排污許可建設成為固定點源環境管理的核心制度,進一步整合銜接現行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形成系統完整、權責清晰、監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出席當日舉行的“排污許可制度國際研討會”時,陳吉寧說,排污許可是世界各國通行的環境管理制度,是企業環境守法的依據、政府環境執法的工具、社會監督護法的平臺。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國環保部門已累計向20多萬家企業頒發了排污許可證。
“中國實施排污許可制度還存在許多制度缺陷與技術難點,有必要在學習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銜接現行各項管理制度,優化行政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陳吉寧說。
陳吉寧表示,在我國排污許可制度頂層設計中將堅持質量約束、減排導向。通過排污許可規范污染源的環境行為,實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解決好固定源的穩定達標問題。
其次要實現制度融合、協調統一。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整合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量控制、排污交易、排污收費等環境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固定源環境管理平臺,實現排污企業在建設、生產、關閉等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全過程管理。
陳吉寧指出,將實行一企一證、綜合管理。統籌考慮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固體廢棄物等要素,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和審批流程,實現“一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提高政府環境管理效能。同時,明晰各方責任、強化監管。切實落實企業誠信和守法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從被動治理轉變為主動防范;強化政府事中事后監管責任,督促企業嚴格遵守許可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