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在中國
在中國,我們的目標是為政府實現和諧社會所制定的遠大環保目標提供服務。這一目標已經深入到我們所從事的每一項工作中:它體現在我們在常熟為居民提供清潔水,在重慶保護長江水資源,在上海降低危險廢料所造成的污染風險,在香港衛生填埋垃圾并回收可再生能源,在蘇州處理并循環利用污泥。
所有這一切我們都是通過合作實現的。這是因為,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需求,我們相信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憑借其獨特的戰略地位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并滿足這些需求。在全球范圍內,蘇伊士一直是公私合營模式的先鋒。在中國,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模式,向當地傳授世界先進技術與經驗,并使之與當地情況相適應。
- 8000名員工
- 在20多座城市管理著30多個水務項目
- 為20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服務
- 設計建造了逾240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
- 在香港運營管理著兩座世界級的垃圾填埋場
- 在上海運營管理著世界最大的危廢焚燒廠之一
- 為國內8個大型工業園區提供環境相關服務
蘇伊士在中國贏得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濕地改造項目
蘇伊士贏得上海化學工業區生態濕地改造項目規劃設計合同。該項目是集團在亞洲贏得的首個濕地項目,也是集團迄今為止采用蘇伊士“蜻蜓濕地”概念設計的最大濕地項目,同時也是利用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首個項目。
蘇伊士將向上海化學工業區提供設計方案,旨在對一期現有濕地進行局部改造,并對新建濕地二期進行建設,從而通過濕地的自然作用提升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功能。濕地位于由蘇伊士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的下游,不僅能實現污水的三級處理,而且還有效消除污染物,提高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水的質量,并讓其實現再利用。該項目總投資約1.36億元人民幣,總占地面積近50公頃,預計于2017年年中動工,并在2018年投入使用。
蘇伊士亞洲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 發展人工濕地項目對集團和生態環境都別具意義。這是蘇伊士與上海化學工業區攜手保護環境的又一見證。我們希望上海化學工業區人工濕地項目不僅能保護當地的環境資源,更能成為中國節約水資源和水污染防治的成功典范。”
上海化學工業區濕地項目的設計借鑒了蘇伊士的蜻蜓濕地(“Zone Libellule”)試點項目以及人工濕地[1]科研項目(2012-2016)的結果。這種生態工程的創新將有助于提高上海化學工業區處理廢水的質量,通過一些工業廢水污染參數,如化學需氧量,金屬,磷,氮等來衡量。為了應對上海化學工業區廢水含鹽度高的挑戰,選擇使用沿海地區高鹽度耐受性的植物。通過這一生態工程解決方案,將提高水處理能力,并能使當地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濕地的設計也結合了水處理和景觀美化,使其兼具高度生態和美觀的特征,并考慮其科研、教育和訪問游覽等作用。此外,濕地設計在智慧園區概念的基礎上,整合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以及海綿城市,將低碳,低影響開發和智能水環境監測整合到整個園區。
蘇伊士
我們正處于資源變革的黎明。面對著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長、快速的城市化和天然資源的短缺,保護、優化和再利用資源對我們未來的社會至關重要。蘇伊士集團 (巴黎: SEV, 布魯塞爾: SEVB)向9,200萬人提供飲用水,向6,500 萬人提供污水處理服務,向近5,000萬人提供廢棄物收集服務,每年回收1,600萬噸的廢棄物, 通過廢轉能生產7太瓦時的再生能源。蘇伊士集團的業務遍布全球五大洲,擁有82,536 名員工,是資源可持續管理的重要一員。集團于2015年的總營業額達151億歐元。
蘇伊士亞洲
蘇伊士在早于60年前就已為東南亞提供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服務,繼而擴展至中國的發展也逾40年。集團與各地的合作項目逾60個,旗下的9,500名員工不斷努力為當地政府機構、工商企業客戶提供創新的、合適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確保資源的可持續管理。飲用水方面,在亞洲建立了420多座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并為2,0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服務,在澳門運營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PPP項目以及在重慶負責中國內地第一個供水專營合同;固廢方面,集團是香港固廢處理的領導企業;工業園服務,集團為中國11個化工園區或經濟開發區提供專業環境管理服務。2015年,集團在亞洲錄得營業收入逾12億歐元。
[1]人工濕地ZHART(Zones Humides ARTificielles)
2017-02-07 蘇伊士環境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蘇伊士贏得全球規模最大濕地改造項目
2017年02月08日 17:31 新浪公益
蘇伊士贏得上海化學工業區生態濕地改造項目規劃設計合同。該項目是集團在亞洲贏得的首個濕地項目,也是集團迄今為止采用蘇伊士“蜻蜓濕地”概念設計的最大濕地項目,同時也是利用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首個項目。
蘇伊士將向上海化學工業區提供設計方案,旨在對一期現有濕地進行局部改造,并對新建濕地二期進行建設,從而通過濕地的自然作用提升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功能。濕地位于由蘇伊士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的下游,不僅能實現污水的三級處理,而且還有效消除污染物,提高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水的質量,并讓其實現再利用。該項目總投資約1.36億元人民幣,總占地面積近50公頃,預計于2017年年中動工,并在2018年投入使用。
蘇伊士亞洲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 發展人工濕地項目對集團和生態環境都別具意義。這是蘇伊士與上海化學工業區攜手保護環境的又一見證。我們希望上海化學工業區人工濕地項目不僅能保護當地的環境資源,更能成為中國節約水資源和水污染防治的成功典范。”
上海化學工業區濕地項目的設計借鑒了蘇伊士的蜻蜓濕地(“Zone Libellule”)試點項目以及人工濕地 科研項目(2012-2016)的結果。這種生態工程的創新將有助于提高上海化學工業區處理廢水的質量,通過一些工業廢水污染參數,如化學需氧量,金屬,磷,氮等來衡量。為了應對上海化學工業區廢水含鹽度高的挑戰,選擇使用沿海地區高鹽度耐受性的植物。通過這一生態工程解決方案,將提高水處理能力,并能使當地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濕地的設計也結合了水處理和景觀美化,使其兼具高度生態和美觀的特征,并考慮其科研、教育和訪問游覽等作用。此外,濕地設計在智慧園區概念的基礎上,整合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以及海綿城市,將低碳,低影響開發和智能水環境監測整合到整個園區。
蘇伊士贏得全球規模最大濕地改造項目
蘇伊士贏得上海化學工業區生態濕地改造項目規劃設計合同。該項目是集團在亞洲贏得的首個濕地項目,也是集團迄今為止采用蘇伊士“蜻蜓濕地”概念設計的最大濕地項目,同時也是利用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首個項目。
蘇伊士將向上海化學工業區提供設計方案,旨在對一期現有濕地進行局部改造,并對新建濕地二期進行建設,從而通過濕地的自然作用提升濕地處理工業廢水的功能。濕地位于由蘇伊士運營的污水處理廠的下游,不僅能實現污水的三級處理,而且還有效消除污染物,提高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水的質量,并讓其實現再利用。該項目總投資約1.36億元人民幣,總占地面積近50公頃,預計于2017年年中動工,并在2018年投入使用。
蘇伊士亞洲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 發展人工濕地項目對集團和生態環境都別具意義。這是蘇伊士與上海化學工業區攜手保護環境的又一見證。我們希望上海化學工業區人工濕地項目不僅能保護當地的環境資源,更能成為中國節約水資源和水污染防治的成功典范。”
上海化學工業區濕地項目的設計借鑒了蘇伊士的蜻蜓濕地(“Zone Libellule”)試點項目以及人工濕地 科研項目(2012-2016)的結果。這種生態工程的創新將有助于提高上海化學工業區處理廢水的質量,通過一些工業廢水污染參數,如化學需氧量,金屬,磷,氮等來衡量。為了應對上海化學工業區廢水含鹽度高的挑戰,選擇使用沿海地區高鹽度耐受性的植物。通過這一生態工程解決方案,將提高水處理能力,并能使當地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濕地的設計也結合了水處理和景觀美化,使其兼具高度生態和美觀的特征,并考慮其科研、教育和訪問游覽等作用。此外,濕地設計在智慧園區概念的基礎上,整合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以及海綿城市,將低碳,低影響開發和智能水環境監測整合到整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