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海綿城市建設成華中樣本 受益30萬人
長江商報訊(記者 江楚雅)6月23日-24日,2018中國武漢“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在漢舉辦,論壇主題為“構建面向生態文明的城市智慧水系統”。記者從會上獲悉,武漢市作為全國30個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之一,試點成效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受益人口已超過30萬。
據了解,2015年、2016年,國家先后分兩批確定武漢、鎮江、嘉興、廈門、萍鄉、濟南、常德、南寧、重慶等30個城市為海綿城市試點城市。2015年4月,武漢首批列入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青山和漢陽四新兩個海綿示范區的建設隨之啟動。經過3年建設,目前海綿試點項目全部完工,同時還因地制宜建設了園博園、東湖綠道、潘廟新家園等一批示范工程。示范區的內澇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水環境質量改善,生態品質得到提升,市民生活舒適感提高。
武漢市重點辦副主任廖明輝說,統計數據顯示,武漢市已經完成海綿改造小區、公共建筑146處,學校33所,結合民生需求的“海綿+”工程,使街道、社區受益人口超過30萬人。武漢研究構建了法規、管理、技術、建設、融資五大體系,初步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華中地區豐水型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模式。
據了解,試點的青山和漢陽四新片區海綿城市改造面積為38.5平方公里,占武漢市中心城區面積的4.4%。按照武漢海綿城市建設三步走計劃,到2020年,武漢中心城區20%的面積將實現海綿化。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80%。
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在武漢舉行
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在武漢開幕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23日電 (程華)2018年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23日在武漢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構建面向生態文明的城市智慧水系統”。來自兩院院士、湖北省領導、以及國內外一批勘察設計大師、活躍在海綿城市建設第一線的知名學者、規劃設計專家和企業家參加論壇。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夏軍,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副司長章林偉,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害防治與水資源研究所所長武強,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張辰,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總經理張全,武鋼綠色城市建設發展公司總經理孫勤剛,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俞孔堅等海綿城市建設第一線的知名學者和規劃設計專家先后在論壇上做主旨報告和主題演講。
夏軍院士在題為“海綿城市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再論水系統思維與水系統方法”的主旨報告中強調:要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思維、科學規劃城市建設;因地制宜開展技術和相關參數本地化研究,進一步完善海綿建設指南和技術導則,解決不同地域特點可能出現的“水土不服等問題”。
十二位主旨報告嘉賓,還先后以“精細化設計海綿城市”“海綿城市的關鍵技術與中國傳統智慧”“水環境問題及海綿城市建設案例”等主題作報告。
據悉,首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于2016年在武漢舉行。第二屆智慧海綿城市論壇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武漢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武漢大學等聯合主辦,由武漢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武鋼綠色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論壇為期兩天,與會學者和專家圍繞城市群發展與海綿城市建設的機遇與挑戰,海綿城市建設與科學技術創新方面進行探討,就智慧海綿城市規劃設計、雨洪污管理與水系統綜合治理,城市信息化、評估、管理,城市建設技術、產業化、施工運維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