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海綿城市建設概況
題 要
翔安新城是廈門市近期重點發展區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布局多,目前已初具規模。此外,翔安新城區域嚴重缺水,水環境日趨惡化,也迫切需要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因此,為使廈門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更具典型性和示范作用,經充分論證,廈門市委市政府決定擴大海綿城市試點區范圍,將翔安新城列入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的另一試點區域。
PART1:區位及試點區范圍
翔安新城位于翔安區南部,南臨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北至翔安文教區,西接劉五店,東臨九溪,具體區位如下圖所示。
具體試點區范圍北至翔安南路,東至翔安東路,西至東界村,南至濱海東大道,總用地面積為15.4平方公里。
翔安新城區位及規劃范圍示意圖
PART2:系列規劃概況
01《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15年)
《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是指導翔安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基礎性文件。《實施方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深刻把握翔安新城試點區城市規劃建設現狀與面臨形勢的基礎上,分析海綿城市建設需求和重點解決問題,確定海綿城市建設實施目標、指標;結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單元和排水分區單元,劃定15個控制單元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和規劃管理,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層面開展實質性管控,明確翔安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實施策略;根據海綿城市建設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排水防澇標準、地表水環境IV類和雨水利用等要求,落實分解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各項指標,有針對性地制定翔安新城海綿城市建設任務,對“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提出具體指標和要求,將建設工程任務以項目為依托分配到各單元中,安排各項目的年度建設實施計劃;分析翔安新城海綿城市建設的預期效益,論證各工程項目的可達性,同時提出各項保障措施。
13-徑流控制單元劃分圖
02《翔安新城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針對翔安新城南北地勢高差大、流域面積小且生態環境脆弱、地下水位偏低、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等特點,以防洪排澇、水質達標、徑流污染控制、河面率、生態岸線恢復等各項考核達標為導向,根據翔安新城城市建設發展的定位,在對城市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狀況、環境生態狀況、水文地質狀況、降水及徑流特點等綜合狀況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水環境現狀與綜合整治目標和指標之間的差距,以試點區資源容量、環境容量、空間容量為約束,以滿足城市防洪排澇、水質達標、徑流污染控制、河面率、生態岸線恢復考核目標為條件,確定本次治理任務和總體布局;進而制定防洪排澇達標、水質達標與保障、生態岸線恢復達標的治理方案,確定治理重點工程、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及匡算投資,并制定項目實施的各項保障措施,綜合分析效益及目標可達性,構建完整體系,確保目標實現。
規劃水系連通方案示意圖
03《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年)
該規劃針對試點區水循環特征和突出水問題開展,在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學習和借鑒新加坡、香港等類似地區經驗,形成針對試點區特征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重點在宏觀上確定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海綿城市規劃的總體思路、目標,確定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格局和重點任務,為后續不同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制定提供指導。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和控制性指標應在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及非常規水利用整個社會水循環全過程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協調國家對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予以確定,并為下級分區目標的確定提供科學依據。
《海綿專項規劃》的目標是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促進人、城市、水和諧相處,打造“水生態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景觀優美”的翔安南部新城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單元劃分圖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的《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辦法(試行)》,并結合實際問題和需求,選取6大類共20項建設指標,并確定規劃目標如下:
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表
翔安南部新城規劃結構可以概括為:“一心、兩軸、六區、多帶”。“一心”:市民服務中心,“兩軸”:公共設施中心軸、東山公園生態景觀軸,“六區”:翔安大道商務辦公區、生態田園生活社區、行政文化中心區、商貿服務中心區、文教配套區和現代都市生活區,“多帶”:多條景觀帶。
04《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
規劃結合原有地勢水文情況,進一步細分排水分區,并結合排水分區建設設定管控單元。區域分三期進行分期建設,近期:2015-2020年,中期:2020-2025年,遠期:2025-2030年。結合多規平臺生成項目及翔安區近期招商情況,規劃建議近期3年規劃建設項目主要集中在市民中心、翔安CBD、廈航居住區及海西商貿物流中心周邊區域。其余建設用地區域結合項目招商情況及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本著集中連片建設原則,分期實施開發建設,優先保障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
土地利用規劃圖
05《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市政專項規劃(調整)》
市政專項規劃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給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再生水工程、燃氣工程、電力工程、通信工程、有線電視工程、管線綜合規劃等。
確定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域內主次干路及支路坐標、標高和橫斷面形式,計算各專業管線管徑、平面布置和豎向控制高程,確定市政基礎設施用地的位置、用地規模,為單項工程設計提供切實可靠的規劃設計依據,并為片區的土地開發提供必要的市政建設指導意見;并且,為區域排水防澇安全預留的
翔安新城雨水工程規劃圖
06 《翔安新城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排水防澇綜合規劃》
按照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完善城鎮防洪防澇體系,以高標準的城市排水防澇系統和洪澇災害防治設施防止城市洪澇災害,以制度化的災害應急機制減輕城市洪澇災害,形成“布局合理、蓄排結合、髙效安全、水清景美”的與建設“美麗廈門”相適應的的排水防澇生態安全體系。
由源頭徑流控制系統、雨水管渠系統和內澇防治系統共同組成的城市化地區排水防澇體系全面建成,雨水徑流總量有效控制,標準內降雨地面可基本不積水,片區內澇防治重現期達到50年一遇。
針對翔安新城南北地勢高差大、流域面積小且生態環境脆弱、地下水位偏低、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等特點,以防洪排澇、水質達標、徑流污染控制、河面率、生態岸線恢復等各項考核達標為導向,以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為技術手段,研究治理任務,制定總體治理布局,確定防洪排澇、水質達標保障、生態岸線恢復等工程規模和措施。
為了配合海綿城市建設總體驗收要求,至試點期末(2017 年),試點范圍內主要河湖能夠達到規定的防洪排澇標準,水質能夠持續滿足考核要求,河面率和生態岸線能夠得到合理修復與保護,水生態系統趨于良性循環。翔安新城水系能夠實現“水安、水凈、水美”、溪塘湖庫水景觀交相輝映、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生態廊道。
翔安新城雨水管渠優化規劃圖
07《翔安南部新城鼓鑼水系海綿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
該規劃結合翔安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將海綿城市理念和措施進一步落實,統籌解決翔安南部新城試點區鼓鑼流域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等面臨問題,明確其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整體布局,進一步分解和細化控規層面確定的海綿城市控制指標,明確各類地塊的具體設施方案及相關技術要求,提出各類建設技術、工程方法,直接指導下一步的施工圖設計。
該規劃從流域、管控單元和地塊三個層次進行了SWMM模型指標分解,同時選取了典型的建筑小區、道路廣場、綠地系統、城市水系四個系統進行詳細設計,很好地銜接規劃與設計環節,并進一步明晰建設要點,解決規劃指標落地難的問題,對海綿城市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鼓鑼流域SWMM模型概化圖
08《翔安新城試點區港汊流域PPP建設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該規劃以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為核心,轉變城市發展理念,在規劃區范圍內從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內澇、改善水系環境、供水保障4個方面構建新區“海綿城市系統”,該系統分為城市雨水低影響開發體系、內澇防治安全體系、水質改善保障體系、供水安全保障體系,以及城市生態海綿宜居體系。在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區內,進一步落實近期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項目,以保證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效果。
港汊流域PPP建設區海綿城市建設新建項目分布圖
轉載:廈門市城市規劃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