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圖設計與施工打通后,設計院會變成什么樣?
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工程建設領域的各項改革也在進行,近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深圳市開展工程總承包企業(yè)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的復函》,同意在上海、深圳市開展工程總承包企業(yè)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同步開展建筑師負責制和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

《復函》的發(fā)布,在業(yè)界牽起了較大的轟動,這改變了我國施工單位和施工圖設計單位不是同一家單位的現(xiàn)狀,即以后的工程施工圖不用設計院去畫了,施工單位可以自己搞定。試點的實施,對設計院有什么影響?我們來看看網友的看法。



住建部將施工圖設計與施工打通,很大程度上促使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由不同單位變成兄弟單位。也就是說,未來很大可能變成設計院轉型切入施工領域,或者施工單位建立或收購設計院,打造設計與施工一條龍服務。

在《復函》中強調,要改進工程建設組織方式,加快完善工程總承包相關的招標投標、施工圖設計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制度規(guī)定,實施工程總承包企業(yè)負總責;積極試點建筑師負責制,明確建筑師的權利和責任,提高建筑師的地位,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促進工程建設提質增效,推動建筑業(yè)和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這說明以后建筑行業(yè)需要的是真正的建筑師,而不是畫圖工具。

在以前設計與施工的合作過程中,常聽到施工單位批設計院做的施工圖不切實際的聲音,或者說完全沒有達到施工圖深度,最多相當于國外的擴初設計深度。施工單位抱怨,拿著這樣的圖紙,有很多東西都沒辦法按圖施工;甲方也抱怨,拿著這樣的圖紙也不能很準確地確定造價。
在西方國家,建筑師是可以不做施工圖的。施工圖常常由建筑承包商做。承包商受過基本的建筑訓練,能識圖,能根據(jù)圖紙理解建筑設計的意圖,而且承辦商更加熟悉各種材料的技術規(guī)范、施工做法和造價,這也是承包商做施工圖的技術能力所在。承包商負責把建筑師的設計轉換成可行的施工方案,他們做施工圖依據(jù)的就是各種材料的產品圖集和具體的技術要求。
現(xiàn)在工程總承包企業(yè)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的實施,可以說是與國際接軌。這個變革的一大作用是提高了建筑師負責制的合理性,讓建筑師可以在施工單位中得到應有的尊重。同時,設計單位里的建筑師專注于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或者分流到咨詢和項目管理。施工單位的建筑師會更加接地氣,更加熟悉施工要點。
變革后,勘察+施工圖設計+采購+施工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成功抱團,成為新的行業(yè)模式。

本文來源于棕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