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變“細沙” 蕭企摸索出了“獨門秘籍”
隨著城市生態建設的推進,我區污水處理能力明顯提升,但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也大幅增加。這里的“污泥”,指的是污水處理后的副產物,含有大量難降解的有機物、重金屬和鹽類,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若不能妥善處置,將成為威脅生態環境的“定時炸彈”。
為了解決這些“定時炸彈”,臨浦工業園區的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秘籍”。
自2006年開始,該公司將多年來的噴霧干化技術制造經驗成功運用到污泥處置工藝上,簡單來說,就是將污泥脫水干燥后焚燒處理。“污泥處置的關鍵在于脫水。”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其林說,“將污泥直接泵送至干化塔頂,10到20秒內完成干化,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在20%左右,然后再高溫焚燒,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
據悉,上述這套國產化的污泥噴霧干化裝備投資成本僅為進口裝備的1/3,整套裝備生產線占地面積僅為進口裝備的1/5。目前,該公司污泥處理規模達5000噸/天,預計不久的將來日處置污泥量將突破萬噸,污泥真正“變身”資源,實現綠色、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國內對污泥處置要求是實現“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四化原則”,就是在處理污泥時,在化多為少的過程中要避免二次污染且“變廢為寶”。
對此,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在煙氣處理系統中,將煙氣脫硫脫硝、除塵除臭,配合自主研發的尾氣除霧脫白新技術裝置,基本能實現煙囪無煙排放。經過這套裝置處理后,每100噸污泥能變成8噸的細沙或灰渣,可以作為建材原料再利用,比如加工成水泥、磚塊等。
不僅如此,在高溫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空氣,還可以作為熱能進行后續污泥干化,這樣使得系統內熱能達到了循環利用,最大限度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既節能又環保。
這項由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首創的污泥噴霧干燥工藝,已取得發明專利。如今,這套裝置不僅進入了浙江、安徽、江蘇、山東、內蒙古等全國市場,還進入了國際市場,相關裝備已在孟加拉國達舍爾甘地污水處理廠得到推廣應用。(魏樂釔 高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