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關于2022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我省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情況的報告》
11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在貴陽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省生態環境廳作《關于2022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我省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以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為總目標,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強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縱深開展污染防治攻堅,全力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筑牢兩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優良生態環境優勢不斷鞏固提升,厚植了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環境質量精準管控
《報告》顯示,今年1至9月,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99.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5個百分點,88個縣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99.3%。全省11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247個地表水省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7.6%,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烏江、赤水河干流水質達到Ⅱ類,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全省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方面,1至9月,5項環境質量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下達目標要求,4項減排指標已提前完成3項。
“貴州從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強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狠抓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強力推進生態環境執法監管、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著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這七個方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報告》指出。
同時,貴州全力推進中央層面反饋問題整改,扎實推進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健全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在全國率先制定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群眾信訪件整改方案,成為與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方案并行的兩套方案,建立群眾參與互動機制,做到既關注督察發現的“大問題”,更關注群眾身邊的“小問題”。全面推行例行督察與專項督察、督察整改與執法監管、省級督察與中央督察“三個結合”生態環保督察工作方法,推動實現上下聯動,形成相互銜接、互補配套的良性運行機制。
根據《報告》,貴州在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成立全省首個森林碳匯管理局,發行首張林業碳票,辦理首例碳匯修復公益訴訟案件。強化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污染物排放智慧監管、美麗河湖示范建設、赤水河云貴川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等制度改革等。強化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成立全國首個茶產業環境保護法庭,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地方立法研究。
全力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根據《報告》,1至9月,貴州長江流域納入國家考核的80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8%,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嚴格環境準入,全力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嚴把項目環境準入關口,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長江流域劃分為975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對每個管控單元分別明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環境準入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加快構建省、市、縣一張圖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體系。嚴格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全力控制新污染源產生。
堅持鐵腕治污,全力整治突出污染問題。《報告》指出,貴州狠抓赤水河流域白酒行業企業污染整治,研究制定《仁懷市醬香白酒產業污染治理規范(試行)》《仁懷市醬香白酒產業污染綜合整治行動方案》。狠抓烏江、清水江流域總磷污染治理。研究制定《貴州省深化磷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著力推進磷石膏綜合利用,進一步提升磷石膏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狠抓松桃河錳污染治理。印發實施《貴州省松桃縣錳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推進錳礦山“一礦一策”、電解錳企業“一廠一策”、錳渣庫“一庫一策”、滲濾液處理站“一站一策”治理。
堅持綜合施策,全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加強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建設。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對38個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開展監測,上半年監測結果顯示水質狀況總體保持穩定。
堅持系統觀念,全力抓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重點保護修復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481.5畝、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面積2.45萬畝、水源涵養區生態修復面積0.52萬畝、土地整治面積3.46萬畝。開展濕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截至10月底,累計完成營造林任務245.87萬畝,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9.39%。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將林地審核審批省級權限全部或部分委托9個市(州)實施。推進歷史遺留礦山治理,安排5090萬元支持地方對3000畝歷史遺留礦山實施恢復治理。推動“貴州省苗嶺山脈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成功入選國家示范工程,
堅持從嚴監管,全力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嚴格環境執法,推進環境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持續實施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利劍專項行動,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開展長江流域退捕禁捕系列執法行動,組織實施“中國漁政亮劍”、涉漁工程“回頭看”檢查行動、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暗查暗訪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
下一步,貴州將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共進。(文圖:人大論壇全媒體記者 甘玥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