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已在薩中、薩南、葡萄花等開采區域建立6座含油污泥標準化處理站,是油田固廢處置領域中資質最全、處理能力最強的企業。今后,還將對含油污泥處理站改擴建,持續提升處理能力,滿足油田新增油泥處理需求,對大慶油田主要采油區塊實現全覆蓋。”日前,在薩中2#含油污泥處理站,大慶油田水務公司水務環保工程公司副經理李哲鋒告訴記者。
“下一步,我們還將打造含油污泥處理站‘水務標準模式’。同時,進一步處置油田其它固廢,整體提升油田固廢處置能力。”李哲鋒表示。
從成立技術攻關課題組、建立環保實驗基地到獲得危廢經營資質突破,再到掌握熱裂解核心技術,高質高效處理含油污泥,正是大慶油田水務公司構建環保產業平臺,積極推進水業轉型升級的真實寫照。
隨著油田開發產量的不斷調整,大慶油田水務公司受自身發展影響,主業萎縮、轉型困難、環保壓力等問題凸顯。2018年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作為油田服務保障領域的骨干力量,大慶油田水務公司緊緊圍繞油田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部署,瞄準產業鏈的再生環節,做專做精做特環保服務,全力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市場份額,大力發展涉水環保產業,將其打造成為創收增收新的“增長極”,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水務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慶油田水務公司緊盯油田生產開發過程中存在的環保壓力,依托水處理技術與環保技術天然內在聯系,主動布局油田環保治理業務,將發展接續力量作為長遠之計,發揮自身優勢,拓展產業空間。
一組數據令人欣喜:2021年大慶油田水務公司經營收入持續增長,環保等新興產業收入達到每年8.8億元左右;已累計處理歷史遺留污泥9.46萬噸,回收重質、輕質混合油超2萬立方米,為油田創造經濟效益達1.3億元……水務人已從“受制于環保”走向“受益于環保”。
面對油田開發作業的固廢難題,他們與中石油環保技術研究院共建了1500平方米的油田廢水、含油污泥處理中試實驗基地,超前攻關油田固廢等關鍵技術,聯合開展了含油污泥熱解脫油土資源化利用等研究,取得的技術成果已實現工程化應用,為油田歷史遺留含油污泥“清零”作出了突出貢獻,夯實了在油田固廢處置領域的排頭和領軍地位。
立足清水、生活污水處理領域的成熟經驗和技術儲備,他們主動攻關油田廢液處理技術,攻克技術難題21項,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形成了符合油田實際的廢液處理技術序列。尤其是針對壓裂返排液,研制出“油田含油污水快速處理裝置”,獲國家專利,并成功應用于油田壓裂作業。截至目前,累計為油田處理廢液530余萬立方米。
作為集團公司第一家具備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調查能力的檢測機構,他們將國家形勢和油田需求作為立身之本。為填補大慶油田VOCs(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技術的空白,率先開展VOCs監測技術研究,具備了油田所需的“水、氣、土”三個方面的檢測能力,年出具環境監測數據占油田總量的90%以上,環境監測檢測能力已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同時,他們憑借過硬的技術能力和資質優勢,積極拓展外部市場,業務范圍覆蓋9省50市。
“近年來,我們按照‘三線兩圖’的發展戰略,推進水務環保雙輪驅動,主動進軍環保產業,取得了階段性的‘發展紅利’。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壯大水務環保事業,更好地為油田發展提供堅強保障,高舉‘油田水務環保’大旗,努力書寫好綠色發展的水務答卷。”大慶油田水務公司經理黎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