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拓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前不久,樟樹市供水有限公司獲得金融機構發放的“節水貸”8000萬元。宜春市精心做好節水大文章,通過“政府之手”完善節約用水激勵機制,巧借“市場之手”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斷拓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為創建節水型社會,宜春市先后出臺《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暫行辦法》《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強化剛性約束,轉變用水方式,深入開展節水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五進”活動,推動各行各業以及社會公眾愛水節水,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宜春市水利局聯合市財政局出臺《節約用水激勵辦法》,確定在節水型社會標準化縣、節水型載體、非常規水利用、合同節水、水權交易、節水示范點等6類節水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或項目,予以1萬元至20萬元資金激勵。
宜春市持續深化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水利部門積極響應國家節水行動,用活用足金融支持節約用水政策,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深入一線服務,細致指導企業申報“節水貸”。袁州區贛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獲得4000萬元“節水貸”,既解了企業燃眉之急,又有力促進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及管網高標準建設。目前,該市共辦理“節水貸”8筆,金額達1.96億元,有效引導更多企業關注節水工作,共同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
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宜春市持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盤活水資源開發利用存量,加快形成與水資源相適應的產業發展格局。2023年12月,萬載縣與宜豐縣簽訂水權交易合同,完成全省首例區域地下水水權交易。這次水權交易既緩解了宜豐的用水之急,又盤活了萬載的水資源,是推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益嘗試。
宜春市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和服務機制,引領更多企業愛水節水,推動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加強工業節水減排,實施工藝節水、循環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減少廢污水排放,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1家、省級水效領跑者5家、省級節水型企業16家,3例合同節水項目通過水利部復核。豐城市第二中學引入第三方簽訂節水合同,加強用水監管平臺建設,修復完善供水管網,推進節水文化建設,預計節水率達35%,一年可節約用水19.45萬噸,節約水費64.42萬元。(全媒體記者鄒海斌) 來源 :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