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嵐山區:一滴污水的新生
作為全市工業聚集區,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內鋼鐵、化工等高耗水產業多,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為此,嵐山區緊抓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機遇,堅持政策引導、因地制宜,大力實施再生水利用配置工程,實現工業廢水、產業用水、城市供水的有機協調,高效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1月25日,走進嵐山區長冶河污水處理廠,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環廠的柏油路,在綠化景觀的襯托下,顯得非常整潔,花園式的廠區讓人很難與污水處理聯系起來。
事實上,作為嵐山西部片區基礎設施配套的重點工程,長冶河污水處理廠主要收集西部城區山河路以東,玉泉二路以西及工業園區生活污水,投資1.1億元,處理能力1.5萬m3/d,伴隨著項目建成使用,實現了嵐山城西污水收集、達標處理閉環管理。
嵐山區不斷完善水網建設,全力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工作。目前,除新建長冶河污水處理廠和嵐山港污水處理廠外,該區還完成云通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改造后出水達到地表準IV類水;建設再生水回用工程,新建再生水取水點4個,再生水泵站1座。
為更好的利用再生水資源,嵐山區加快再生水管網設施建設——新建再生水輸配管網總長約11.6公里,包括新建長冶河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輸配管網3公里、云通水務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輸配管網1.5公里、圣公山路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輸配管網1.6公里、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輸配管網5.5公里,提升全區再生水供應保障水平。
面對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嵐山區綜合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徑,擴大再生水應用場景,不斷推進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和效益,緩解城市工業、市政等用水壓力。
據了解,該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嵐山區再生水利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編制《嵐山區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明確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目標中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最低利用量目標,將再生水納入城市供水體系,要求“嚴格取用水管理,在開展水資源論證審查和取水許可審批時,優先配置使用再生水”。
為激發企業使用再生水的內生動力,該區出臺《日照市嵐山區落實和完善節水激勵政策若干措施的方案》,落實現行相關稅收、用水、用電等優惠政策,對獲得節水型企業、水效領跑者等榮譽并且再生水利用量達到最低利用量的企業進行獎勵。
同時,該區融合水資源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嵐山區水資源與再生水綜合監管平臺開發新模塊,設置基礎信息采集、用水定額分析等模塊,對水資源納稅戶取水口、污水處理廠的排水口安裝遠程在線監控設施,實現了對重點取用水戶取水、排水“雙控”管理。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區污水處理量為2939萬m³,再生水利用量為1762萬m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
“我們將扎實推進再生水利用配置重點工程建設,擴大再生水利用規模,用活用好再生水資源,做實‘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品牌實效,全面優化水生態,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水’動力。”嵐山區水利局副局長劉慶波表示。(侯慶萍 魯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