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地址:岳陽市生態環境局 水生態環境科 郵編:414000
聯系電話:0730-8879831
聽證告知:自公示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入河排污口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入河排污口名稱 |
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 |
建設地點 |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安定鎮安永村。 E 113°38'57.90″,N28°34'50.11″ |
建設單位 |
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
論證報告編制單位名稱 |
湖南智鹿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入河排污口概況 |
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位于平江縣安定鎮安永村蘆溪河左岸,地理坐標東經 113°38'57.90″,北緯28°34'50.11″,高程79m。納污范圍為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片區(安定鎮)企業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 排污口類型:新建。排污口分類為工業污水入河排污口。排放方式:連續排放。入河方式:暗管。處理規模:5000m3/d,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預處理+氣浮+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強化生物處理+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濾池+紫外線消毒。污水處理后滿足《湖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T1546-2018)二級標準,其余未包含指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級A標準,其中枯水期總磷≤0.2mg/L后排入蘆溪河左岸岸邊排放。 |
入河排污口對水環境的影響和水環境保護措施等 |
影響分析: 1.對水功能水質影響 根據預測結果可知,論證排污口正常情況下,污水經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疊加蘆溪河/汨羅江背景值枯水期CODcr、NH3-N、TP在排污口處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非正常情況下,污水經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處理疊加蘆溪河背景值枯水期的CODcr、NH3-N、TP的預測值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疊加汨羅江背景值枯水期的CODcr、NH3-N、TP在匯合處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 2.對水功能納污能力的影響 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量約為1825000m3/a(5000m3/d),外排廢水所含污染物排放總量為CODcr:73t/a,NH3-N:9.125t/a、TP:0.913t/a。 蘆溪河現狀水質均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限值。經計算,論證范圍內的蘆溪河河段CODcr、NH3-N、TP的納污能力分別為1523.789t/a、125.24t/a、20.221t/a。本污水處理廠的排污總量小于其論證河段的納污能力,滿足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要求。 3.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本項目浮游生物包括綠藻、硅藻、藍藻等;底棲動物包括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輪蟲、扁形動物、線性動物等;未發現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中國瀕危動物物種和洄游魚類。 (1)對水生生態的影響 本項目入河排污口位于蘆溪河,項目正常排放情況下,廢水排放達到《湖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T1546-2018)二級標準,其余未包含指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級A標準,其中枯水期總磷≤0.2mg/L要求后,排入蘆溪河。項目實施不會改變蘆溪河的河勢,項目排放對蘆溪河水質影響較小。水生生態無明顯影響。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本項目證河段內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中國瀕危動物物種和河海洄游魚類。本項目正常排放情況下,外排廢水滿足《湖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T1546-2018)二級標準,其余未包含指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級A標準,其中枯水期總磷≤0.2mg/L要求后,不會對蘆溪河地表水水質類別產生影響,因此對蘆溪河現有水生生物生境無影響。 (3)對汨羅江平江段斑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 經現場調查,論證排污口設置在蘆溪河,廢水排入蘆溪河后進入汨羅江,項目所在地的汨羅江屬于汨羅江平江段斑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論證排污口距離汨羅江平江段斑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6500m。論證排污口設置在蘆溪河左岸,尾水不直接入汨羅江。 廢水經處理后,污染物均達標排放,根據現狀監測和預測結果可知,廢水在經污水處理廠達標后外排的情況下,對汨羅江的影響較小,疊加背景值后,能迅速被稀釋至本底值。對魚、蝦、貝、藻類的正常生長、繁殖和水產品的質量影響較小。同時,該工程的實施將改善區域面貌和投資環境,減少項目服務范圍內廢水排入汨羅江。 4.對地下水影響分析 污水處理廠排水實行雨污分流,各構筑物采取良好的防腐防滲措施,污水處理廠廠區地表與地下的水力聯系基本被切斷,污染物不會滲入地下影響地下水質。 5.對第三者的影響 (1)對生活飲用水的影響 根據現狀調查,論證范圍內無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口,也無其他生活和工業用水取水口。論證區域水體的主要用途為工業、農業用水,水質目標為Ⅲ類標準。正常排放情況下,即便在枯水期,本排污口排放廢污水在排污口混合段就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要求,因此,本排污口的設置對蘆溪河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2)對上下游取水的影響 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污染因子主要為CODcr、NH3-N、TP,排口蘆溪河上、下游范圍內無取水口,且不會發生倒灌現象,對上游區域基本不會產生影響;根據模型分析,近期、遠期污水在正常排放下經過充分混合后,下游水質均可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要求。不會對下游取水安全造成影響。 (3)對防洪管理的影響 本項目采用排污專管道排形式,無阻水建(構)筑物,因此不會產生阻水。排污口近期入河排污流量0.058m3/s,排污口入蘆溪河6.5km流入汨羅江,對蘆溪河的流量貢獻率很小,不會影響蘆溪河的過流能力。 本項目入河排污口設置在平江縣安定鎮安永村蘆溪河左岸,地理坐標為E 113°38'57.90″,N28°34'50.11″,整個入河排污口及周邊將進行水泥硬化。 (4)對排澇的影響分析 本工程配套的排污專管直流,自建污水提升泵,壓力流向污水排放口,既不占用區域內現有的排澇泄洪泵站,也不占用排澇涵閘,因此本工程的建設對排澇無不利影響。 保護措施: 1.管理措施 切實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保證污水處理工程運行率達100%,避免非正常排放現象的發生。加強生產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嚴格安全生產管理,經常性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消除事故隱患。強化生產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增強全體職工的責任感,保證生產操作人員熟悉發生非正常排放時的應急處理措。 2.工程措施 (1)加強進、出水質管控:對工程進、出水口設置在線監測系統,對進、出水的流量及pH、CODcr、NH3-N、TP、TN等因子進行監控,并做好與相關部門的聯網工作。確保進水水質在可接受范圍內,以免高濃度污水影響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一旦發現進水中污染物濃度高于進水水質控制要求,應迅速對進水進行阻斷或應急處理,追查污染源頭。 (2)加強運營管理:必須認真做好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責任心;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避免因操作失誤而造成事故排放。 (3)定期檢修機械設備:加強對各類設備的定期檢查、維護和管理,以減少事故隱患;污水廠應采用雙回路供電,防止因停電而造成運轉事故。 (4)設置警示牌:規范建設排水管道及排污口,管道相應位置及排污口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確保管道及排污口的安全運行。 (5)對園區內企業污染物排放嚴格管控,企業污染物排入污水管網系統前進行預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嚴格控制含難降解的有機物、有毒有害物、“三致”物、重金屬等的廢水進入管網;定期檢查企業污水處理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嚴禁超標超量排放;企業與污水處理廠建立實時溝通機制,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可快速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擴散。 (6)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機構和制訂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污水處理廠應建立一套以廠長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責權利清晰的管理體系。 (7)建立長效的監測跟蹤評價機制: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持續提高污水處理廠工藝以減緩對保護區的影響。 3.事故排放環境風險應急措施 1、污水收集區域事故預防措施 (1)在污水干管和支管設計中,要選擇適當的最小設計流速和充滿度,同時嚴禁固體廢物排入管網,避免管道發生堵塞、破裂; (2)污水收集管網必須要采用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合格材質,避免傳輸污水途中發生滲漏和外流,造成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 (3)未來計劃接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廢水,應一同進行接入管網設計,且接入管網的污染物排放濃度應不超出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的設計標準; (4)建立污水管網事故隱患排查和排水安全保障制度。 2、污水處理廠污水事故排放防范措施 根據本項目工藝特點及預計進水水質情況分析,只要設備運行正常,進水無重大變化,一般而言不會出現高濃度污水事故性排放問題。但當事故發生后,事故排水將超標排放。因此應加強管理,盡可能杜絕事故性排放的發生。當發生污水廠事故排放后,本項目應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報告有關部門,組成城建、環保、工業等部門的事故應急小組,查明事故原因,分工負責,協調處理事故。 (2)針對排水量大的各重點污染企業,要求在各自廠內預設調節池,盡量減緩進管水質濃度的波動,利于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水量的均勻,另外也可作為事故排放時的貯存池。企業調節池按停留時間8h計,排水量大的污染企業應納入事故應急計劃中,同時該企業負責人應納入應急領導小組,一旦發生事故,能及時關閉該廠廢水的排放。污水處理廠設置事故池,一旦發現出水水質超標,廢水進入事故池不外排。 (3)一旦發生事故排放,立即檢查故障原因,組織搶修,迅速排除故障,恢復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 (4)污水廠出水口安裝在線監測系統,時刻監控和預防發生事故性排放。 (5)加強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提高設施的完好率,關鍵設備應留足備件,電源采取雙回路供電。 (6)加強職工操作技能培訓,建立和嚴格執行各部門的運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責任制度,杜絕操作事故隱患。 (7)完善檔案管理制度,記錄進廠水質水量變化引起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效果和尾水水質變化狀況,尤其要記錄事故的工況,以便總結經驗,杜絕事故的再次發生。 3、管網泄漏風險防范措施 (1)選擇有資質的設計和施工單位,提高污水管道的施工建設標準。 (2)加強質量管理,做好管道基礎施工,防止地基沉降。 (3)管道鋪設完成后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通水試驗,詳細檢查是否存在泄漏點,一旦發現,采取措施修復。 (4)繪制管道施工竣工圖并存檔,一旦出現輸送管網沿線其他管道破損修復施工時,施工方案須經管道運行主管單位會商同意,防止施工挖斷輸送管網。 (5)應采取技術手段對運行狀況進行監控,如在線泄漏檢測手段,一旦發生泄漏,就能及時報警,啟動應急預案關停和及時修復。 (6)每隔一定時間對污水管道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查和評估,發現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并及時進行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