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瀘州市環保局生態科獲悉,列入瀘州市2012年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5 個民生工程項目已于 2012年11月全面建成投運。5個項目總投資460.5萬元,通過雨污分離、干濕分離、糞污處理和綜合利用等方式對畜禽養殖糞污實施治理,實現污染物零排放,為瀘州市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作出了貢獻。
5個項目分別是江陽區天生永群養豬場、龍馬潭區中裕牧業有限公司、納溪區銀樁農業有限公司、合江縣白鹿鎮旺達養殖場、敘永縣敘興種豬場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為切實加強農業污染限期治理工作,市環保局積極指導企業倒排工期,通過推行規模畜禽養殖“豬糞沼氣林(果) ”種養循環模式和生物發酵舍“零排放”技術對養殖污染實施治理,探索出了 “資源產業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利用模式,對全市生態產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5個項目的實施達到了 2.8萬頭豬/年的糞污治理能力,每年可減少化學需氧量排放1008噸,氨氮排放50.4 噸,達到了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要求,較好地解決了養殖業的污染問題,改善了豬場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