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是國內第一座以BOT方式建設的污泥處理廠,設計規模為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600t/d,項目總投資15000萬元,占地2.47公頃,政府支付給BOT企業的補貼為135元/t。該項目于2007年開建,2009年4月正式投產運行,2009年12月沼氣脫碳及天然氣并網一次試車成功,可日產沼氣27600m3(其中甲烷含量≥60%),同時年產6萬噸腐殖土,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2009年溫家寶總理將此項目作為中國治理污染節能減排的典型案例帶到了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
1)工藝流程

1)工藝流程

2)主要參數
工程名稱
|
大連東泰夏家河污泥處理廠厭氧消化工程
|
||||
建設地點
|
遼寧-大連
|
建設性質
|
新建
|
規模
|
600噸/日
|
建成時間
|
2009-03
|
工程投資
|
15000萬元
|
政府補貼
|
135 元/噸
|
運行成本
|
130~150 元/噸
|
項目模式
|
BOT
|
發酵溫度
|
35 ℃
|
消化溫度
|
35℃
|
產生沼氣量
|
27600 立方米
|
攪拌方式
|
機械攪拌輔助
水射
|
處理處置前含水率
|
80 %
|
處理處置后含水率
|
70~75 %
|
污泥處理處置
|
厭氧消化,污泥穩定,土地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