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肖開剛) “新面孔多了,戴眼鏡的人多了,外地人多了,才能說明國資系統的活力。”在近日召開的市屬國企改革與發展工作總結會上,副市長易中強說,年年開會都是這些人,而且越開人越少,這是改革后的正常現象,但也說明國資系統新引進的人才少,未來還要在提高人員素質上努力再加把勁。
市國資委主任唐宇霖介紹,2012年市直國企改革與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江門融浩水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上市、市濱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行城投債、江門市華源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組建等重大工作,以及市直國企建設的濱江新區和勝利路燈路段供水管鋪設工程、市污泥處理處置項目、棠下污水處理廠等重點工程項目都按計劃完成了年度任務。
“市濱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在今年第一季度發行12億元城投債,這對江門的城市建設來說非常及時,是國資系統去年在創新工作上的一大亮點。”易中強說,去年國資系統抓發展的思路和理念有所加強,這是難能可貴的,在江門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所有“國資人”能夠在推動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等方面,為江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今年市屬國企一定要在發展上邁出更大的步伐,大膽去想,大膽去爭取,從促進全市大發展的角度找準自己的定位。”易中強說,大家要有一種緊迫感,有所為才有位,要繼續整合國有資產,調整國資布局,比如市城建集團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抓住蓬江區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契機,進軍商業地產領域,也進一步做大政府投融資平臺,而融浩水業要積極拓展新會、鶴山等地供水資源的工作力度,抓緊整合污水、污泥處理業務,創建有效盈利模式。
據了解,2012年市屬各資產營運機構實現銷售收入約34.5億元,實現利潤5477萬元,實現盤活資產收入2755萬元,超額完成了年度收益上繳任務,全年上繳資產收益5543萬元。
實現利潤5477萬元
2013-01-22 來源: 江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