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為改善涑水河流域環境,市政府持續實施涑水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
2012年,運城市把涑水河綜合整治作為全市環保重點工作之一,把整治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縣(市、區)政府年度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實行涑水河縣境斷面水質考核,并制定涑水河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生態補償機制。
在綜合整治過程中,運城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副市長為副組長,環保、林業、國土、經信、住建、水務等職能部門主要領導和沿河6縣(市、區)政府“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組。制定了《運城市涑水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各縣(市、區)責任,并配套實施相應的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
運城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堅持“五個一律不批”,即不符合國家產業為進一步調動沿河49家排污企業升級改造污染治理設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城市從涑水河專項治理資金中拿出2000萬元,重點支持10家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同時,沿河各縣(市、區)政府向21家企業下達限期治理通知,要求進行治污設施升級改造。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業完成治污設施升級改造并運行,5家正在施工,5家停產或轉產。
運城市對國家明令取締淘汰的污染嚴重的落后生產設施、工藝和產品,分期分批進行淘汰。目前共淘汰10家企業的生產裝置、設備137套(臺),淘汰落后產能煉鋼60萬噸、紡織印染3500萬米、造紙一萬噸。
2012年以來,涑水河沿線49家企業共投入治理資金1.9億多元,新上治理設施10余套,實現達標排放,每年可減排化學需氧量336.9噸,減排氨氮169.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