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個人簡況: 博士,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博士畢業,2000年進入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非點源污染負荷測算、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測預警等。主持或作為科研骨干參與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全國污染源普查、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業務費專項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專著和論文20余篇(部)。 目前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 主持和參與的主要項目
1.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太湖流域江蘇地區面源污染負荷計算與模擬研究”(負責人) 2.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太湖流域平原河網地區非點源污染負荷計算與控制方案優選研究” (負責人) 3.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業務專項項目“基于GIS的太湖流域典型區面源污染負荷計算與模擬研究” (負責人) 4.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農業產排污系數測算項目“太湖流域農業源產排污系數測算” (子課題負責人) 5.國家“十一五”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專項課題“太湖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測預警技術示范” (子課題負責人) 6.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課題“環境保護部部門應急平臺技術研發與示范” (技術負責人) 7.環境保護部重大科技項目“全國重點湖庫生態安全評估” 近期代表性論文論著: 1.太湖流域非點源污染負荷量估算. [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0(A):18-23. 2.太湖緩坡丘陵地區雨強對農業非點源污染物隨地表徑流遷移的影響. [J] 環境科學. 2010, 31(5): 101-107. 3.Ann AGNPS模型在太湖流域丘陵區適用性研究. [J] 人民長江. 2009,40(21):79-82. 4.太湖流域丘陵地區暴雨條件下農田氮素隨地表徑流遷移特征. [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9, 28(6): 1185-1190. 5.太湖山丘區典型小流域Ann AGNPS模型數據庫建立研究. [J] 水電能源科學. 2010, 28(2): 22-25 6.社會經濟活動對太湖流域的生態影響分析. [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9,25(1):27-31. 7.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流域社會經濟活動對太湖生態影響評價研究. [J] 環境工程學報, 2008,2(12): 1705-1710. 8.互花米草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以江蘇為例. [J] 生態經濟. 2008,(3):149-151. 9.美國露天采礦環境保護標準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6,22(4):94-96. 10.開發建設中生態保護與恢復標準的技術要求及其確定方法初探. [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08,24(1):77-82. 11.生態建設補償的定量標準-以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保護區一期生態建設工程為例. [J] 生態學報,2008, 28(5):2413-2416. 12.生態補償的管理與調控政策研究. [J] 環境保護科學,2009, 35(1):85-86. 聯系方式 Email:liuzhuang@nies.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