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而這種機制調整,目前已延伸到了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地通過市場價格來強化北京企業乃至居民的資源保護意識。北京應利用差別化、階梯式等手段,積極穩妥推進水、電、氣、熱、垃圾處理等領域價格改革。完善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和動態調整機制。
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北京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研究制定與首都城市性質功能和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的“負面清單”,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
主要手段 差別化階梯式價改
原文:修訂政府定價目錄,調整價格聽證目錄和監審目錄。利用差別化、階梯式等手段,積極穩妥推進水、電、氣、熱、垃圾處理等領域價格改革。
解讀: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而這種機制調整,目前已延伸到了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更多地通過市場價格來強化北京企業乃至居民的資源保護意識。據了解,差別化、階梯式已是北京各領域價格改革的主要手段,水、電、氣、熱、垃圾處理等領域價格改革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
比如今年1月起開始上調的非居民垃圾處理費和排污費,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指出:“差別化政策的運用是此次調整的特點。”在垃圾收費上,針對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制定了不同的收費標準,鼓勵單位主動在前端將餐廚垃圾從其他垃圾中單獨分類出來。以差別化收費機制促進產廢單位源頭分類、減量、主動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全市32萬個非居民單位,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都迎接了這次價格改革。居民垃圾處理費暫不調整。
今年是南水進京之年,北京市將在今年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目前具體方案和詳細的實施時間表尚未公布,但據信已為期不遠。按照1月3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的文件,各地按不少于三級設置階梯水量;一、二級水量分別覆蓋80%、95%居民家庭用戶;第一、二、三級階梯水價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缺水地區價差還要加大。對此,市發改委稱,將結合北京市水資源供需實際情況,落實國家有關改革要求,穩步推進本市階梯水價改革。
《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水資源保護及利用規劃》提出,2015年前,本市將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拉開高耗水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水價差價,推行工業和服務業用水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合理調整居民生活用水水價,全面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
氣、熱領域的價格,在去年8月實現了一次改革,本市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統一每立方米上調3毛9;從今冬供暖季起將非居民供熱價格,按建筑面積交費的,統一調整為每平方米42元。居民氣價和熱價未作調整。
●相關鏈接
政府定價目錄將修訂
在政府直接定價方面,市發改委將修訂和完善政府定價目錄,完善和調整社會參與機制、價格形成方式。2007年,本市發布《北京市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目錄》,對城市供水、醫院掛號費、廉租房租金、公交票價等14類價格實施不同形式的政府定價成本監審。此外,凡列入價格聽證目錄的所有商品和服務,以及雖然沒有列入價格聽證目錄但需要實行聽證的,自動列入成本監審目錄。對那些暫未列入成本監審目錄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如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也可以實施成本監審。作為深化改革的進一步要求,未來本市將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成本監審目錄的范圍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