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站在”十二五“五年期限過半的中藥節點,面對已經走過的2013年,你又對哪些往事歷歷在目?第11期《環保產業》主題為:再見2013 你好2014,新舊交替之際,我們也不能免俗的、依照慣例的、樂此不疲的盤點和展望。
2013年中國環境大事記
新年伊始,中國中、東部多個地區被霧霾籠罩。2013年在全國人民對空氣污染的高度關注之下拉開了序幕。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之后,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治理污染所面臨的真實挑戰。1月1日,74個城市開始發布細顆粒物污染濃度。而在這74個城市之中,有33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了嚴重污染的程度。首都北京甚至與“北京咳”這個新的名詞聯系到了一起。與此同時,北京政府部門也發布了首個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大霧“橙色”預警。
中國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就在河北邯鄲部分地區因化學品泄漏而被迫停水后不久,有消息指稱山東濰坊的一些工廠通過用高壓泵將污水秘密地、非法地注入地下,從而引發了圍繞日益干涸的地下水水質問題的激烈討論。據2013年晚些時候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全國地下水僅有11.85%達到優良級的水質 。而在《科學》雜志上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地下水污染恐致中國2000萬人面臨砷中毒的威脅。
2013年上半年水務產業并購潮依然演繹得如火如荼。3月,北控水務宣布,斥9509.3萬歐元收購威立雅旗下葡萄牙水務;其他各家水企也不甘落后,蘇伊士環境集團旗下的中法水務收購了四川大一水務全資子公司崇州市大一水質凈化有限責任公司65%股權,中國水業集團連續并購6家環保企業,桑德集團2.4億收購北京市政集團旗下3家污水廠……雖然并購模式不一,但企業憑借巨大的資本優勢通過并購促進業務擴張的發展方向已成不爭的事實。
漁業研究人員指責中國瞞報其海外捕魚量,稱中國的捕撈量實為官方數字的12倍之多,給一些地區,特別是西非地區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大規模的秘密捕撈不僅損害了當地的漁業,還給海域狀態評估工作帶來了困難。另據莫桑比克的一項調查顯示,為了滿足中國對魚翅的需求,水產捕撈行業的裝備不斷升級,致使當地鯊魚和蝠鲼的種群數量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5月16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網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檢結果,其中一項結果為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檢產品發現鎘超標。稻米產品的鎘元素,主要來自農田土壤中富集的鎘,而農田土壤中的鎘元素,則主要來自于兩個渠道。其一,我國當代農業種植大量使用含磷肥的復合肥料,而我國磷礦中又大量存在伴生鎘成分的現象,磷礦石制成磷肥后,其中鎘元素未能剔除,于是磷肥中的鎘通過施肥,進入土壤。另一方面,湖南、江西、湖北等稻米主產區的灌溉水系,如湘江、贛江、漢江等河流,沿岸城市的有色金屬開采和冶煉業都比較發達,導致整個水系的重金屬污染情況異常嚴重,其中的鎘成分,通過灌溉的方式,進入土壤并富集。
深圳——這座鄧小平開展市場經濟改革之后以實驗精神著稱的南部城市,成為中國首個啟動碳排放強制交易體系的地區。到2015 年,深圳的碳排放將在2010 年的基礎上降低21%。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600多家企業被納入碳交易試點行列,占全市排放總量的38%。11月,上海、北京也緊隨其后啟動碳排放交易體系。此外,年內還將會有四個城市加入這一行列。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碳排放強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40%-45%。碳交易試點是這一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今年7月,發改委對第三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備選城市進行了評審,17個城市市入圍名單,試點城市數目總計已達60多個。在政策引導與試點推進下,全國范圍內的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大氛圍已基本形成,《“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指出到2015年,全國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實現餐廚垃圾專項工程總投資109億。
8月11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稱“《意見》”)。《意見》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國家已經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重要方式,使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升級,為環保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中央和省級政府在經過了數月的討論之后出臺了未來五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旨在到2017年,全面降低各地區細顆粒物濃度;其中,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降低25%。禁止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周邊區域新建燃煤電廠,鼓勵清潔燃料汽車等措施贏得了贊許。然而,資深氣候戰略專家李俊峰對中外對話表示,該計劃對中國污染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夠 。
醞釀十余年之久,排水行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法律文本。10月2日,李克強總理簽署《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條例》提出鼓勵采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條例》也明確要配套制定具體管理辦法,以規范設施維護運營單位的進入方式和進入條件。
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重要的改革議題之一。《決定》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2013年底,上海、溫州、武漢三地接連被曝光污染事件:上海江橋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廠房爆炸,導致3死4傷;央視報道武漢市全部五家垃圾焚燒廠存在違規經營,且日產約600噸“飛灰”未按國家規定處理;溫州永強垃圾焚燒廠被曝污染嚴重,周邊空氣二噁英含量超標。之前有專家認為,由垃圾焚燒引發的鄰避事件已接近尾聲,今年僅廣州花都區獅嶺鎮數千人上抗議垃圾焚燒項目選址事件引發關注,但三地焚燒廠事件再次將垃圾焚燒推上風口浪尖。
【專題報道】2013環保Review—中國環境大記事
2014-01-23 張麗 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